杜维善简历(杜维善简介)

1991年10月的一天,上海博物馆举行了一场隆重的酒会,特意欢迎从海外归来的杜维善及其夫人为国献宝。这稀世珍宝大有来头,是古代丝绸之路萨珊王朝的金银币。虽然在1959年,上海博物馆就收藏了10多万件文物,可是几十年里,全馆一直没有一枚萨珊王朝金银币。而杜维善献出的宝贝,可不是一两枚,足足有367枚。这下,上海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可乐坏了。杜维善,人如其名,是一个大善人,还是

1991年10月的一天,上海博物馆举行了一场隆重的酒会,特意欢迎从海外归来的杜维善及其夫人为国献宝。这稀世珍宝大有来头,是古代丝绸之路萨珊王朝的金银币

虽然在1959年,上海博物馆就收藏了10多万件文物,可是几十年里,全馆一直没有一枚萨珊王朝金银币。

杜维善简历(杜维善简介)

而杜维善献出的宝贝,可不是一两枚,足足有367枚。这下,上海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可乐坏了。

杜维善,人如其名,是一个大善人,还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者。从1991年开始,他便先后7次向上海博物馆捐赠古钱币总计2128枚,还承担起为上海博物馆培养专业人才的任务。

随着杜维善的爱国之举,越来越多的人也开始关注他,而他的神秘身份也被揭开。

杜维善,他就是一代传奇人物杜月笙的儿子。

杜维善简历(杜维善简介)

作为杜月笙的儿子,身上肯定少不了光环。然而杜维善却说:“对‘杜月笙的儿子’这个身份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我的出身不是我能选择的,我也没办法逃避这种命运。”

杜维善的话很耳熟,就像一些富二代取得瞩目成绩后,大家却过多地关注他的出身、父亲一样,有点无奈。可能在有的人看来,那就是一种“变相的炫耀”。

不过杜维善对杜月笙儿子这一身份,更多的是一种无奈。

因为杜维善和父亲一直不亲近,而且杜月笙也是一个十分偏心的父亲。

杜维善简历(杜维善简介)

1933年12月,45岁的杜月笙又当爹了,他的第七个儿子呱呱坠地,取名叫杜维善。

杜维善的母亲是姚玉兰,是杜月笙的四太太。

姚玉兰和杜月笙结婚后,其实没有住到杜家在华格臬路的老公馆里。老公馆里住的是杜月笙的三位夫人,杜家人称为“前楼太太”、“二楼太太”和“三楼太太”。

在杜家这样的大宅子里,太太们勾心斗角是常有的事。也许是有意让四太太姚玉兰远离女人们的战场,杜月笙将她安排在辣斐德路辣斐坊16号。

这个住所安排,虽然让姚玉兰和她的孩子们能过着相对清净的生活,但坏处是杜月笙不经常来这里,而老公馆也不是姚玉兰和她的孩子们去的地方。

杜维善简历(杜维善简介)

“雨露均沾”嘛,老公馆还有三位太太,杜月笙不可能为了独宠四房而不顾及其他太太,不然那一大家子就乱套了。

旧时代的男人喜欢妻妾成群,多子多孙,不过男人们没有三头六臂,又不会分身术,而且心长得也是偏的,免不了会厚此薄彼。

在很小的时候,杜维善对父亲的印象并不深。

抗战爆发后,杜月笙离开了上海,去了陪都重庆,而姚玉兰和她的孩子们就一直住在上海,母子几个过得比以前艰苦了许多,也不敢像从前那样大手大脚花钱了。

远在重庆的杜月笙,一直都很担心姚玉兰和几个孩子们。因为当时上海政治性绑票很多,如果日本人或者是汪伪政府想绑了他的老婆孩子,以此要挟他回上海或者投敌,那就麻烦了。于是杜月笙只得让人暗中保护在上海的妻儿们,不过免不了还是会担忧,想着让妻儿们离开上海才能免除后顾之忧。

杜维善简历(杜维善简介)

在抗战胜利的前两年,姚玉兰才带着儿女们到重庆与杜月笙团聚。

再见父亲时,杜维善已经十来岁了,可以说父亲错过了他人生中最重要的成长阶段,对于他来讲,杜月笙只是一个名义上的父亲,父子两谈不上有多好的感情。

抗战胜利后,杜月笙带着妻儿回到了上海,他住在锦江饭店,而姚玉兰母子等人住在一个朋友家。杜维善和父亲又分开了。

不过对于杜维善来讲,他已经习惯了生活里没有父亲,也不觉得父亲的身份有什么特殊的。

1949年,杜月笙带着妻儿们去了香港,四太太姚玉兰,幼子杜维善等人同行,还有当时并没有名分的孟小冬

杜维善简历(杜维善简介)

香港的杜公馆当然比不上上海那么大,不过也不是完全没好处,这让杜维善有了更多接触父亲的机会。

那时,杜维善的学业很忙,早起去上学,放学回来见过父亲,喊一声“父亲”后就走开了。如果不是同住在一个屋檐下,估计没人知道他们是一对父子。

在香港时,杜月笙的身体非常不好,孟小冬负责照顾他。虽然杜家今非昔比,可里里外外也有好几十口人,不会聚在一起吃饭。杜月笙和一班人在一处地方吃饭,而姚玉兰及她的儿女在另一处吃饭。

杜维善简历(杜维善简介)

一个大家庭,吃饭可以联络彼此的感情,然而杜月笙和杜维善这对父子连同桌吃饭的机会都没有,原本就冷淡的关系也没有焐热的渠道。

在杜维善看来:“父亲在我们面前一直很严肃,给我的感觉是很有距离,所以我与父亲始终没建立起一种亲近感。”

当然,杜月笙一直很忙,就算空闲了,有那么多儿女在,他也没有那么多精力去对每一个儿女嘘寒问暖,指点未来。

在家庭观念上,杜月笙是一个非常保守老旧的人,他并不是对所有的子女都忽视,他十分偏爱长子杜维藩,而杜家始终以正房的长子为大。

杜维善简历(杜维善简介)

年轻时的沈月英很漂亮,结婚前,她是黄金荣夫人身边的一个梳头姨娘。杜月笙娶她时,还未发达,而且十分好赌。

在与沈月英结婚的当天晚上,洞房花烛夜之时,杜月笙扔下了闭月羞花的老婆,跑去赌钱了,他想赢点钱给兄弟们。

可能福不双至吧,那晚杜月笙没能赢到钱,反而输得精光。这下麻烦了,要怎么给兄弟们凑钱?于是,他跑到老婆面前,让她把结婚用的衣服拿去当掉。

新婚之夜当新娘子的衣服,这也是够奇葩的了,是个女人都会火冒三丈。杜月笙哄了又哄,沈月英也没办法了,“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只能当掉那些喜庆的新娘嫁衣。

杜月笙年轻时做过很多荒唐事,不过沈月英都选择了包容,正是因为这样,他才会把她当成真真正正的结发夫妻,以致于在他发达后也会对她尊重有加。

杜月笙沈月英夫妇结婚很久了,却一直没有孩子,大夫说夫人不能生育。

在那个年代,如果得知自己老婆不会生育,通常会选择填房生儿育女。不过杜月笙对沈月英有情有义,同意了领养儿子的做法。他们领养的人也就是杜维藩,杜家长子。

虽然父子两没有血缘关系,不过杜月笙却视如己出,对养子杜维藩十分好,也把他当成了嫡子培养。

杜维善简历(杜维善简介)

后来,杜月笙又娶了几房太太,有了许多自己的亲身骨肉,可是他一直对杜维藩很看重,精心栽培,还十分偏爱。

杜维善这样说过:“父亲想培植大哥杜维藩,但实际上他是个阿斗。”

长子杜维藩真是一个扶不起的阿斗?

杜维藩从上海沪江大学毕业,后来娶了门当户对的妻子。之后去了台湾从事金融行业,在台湾的一家银行担任经济研究室的研究员。虽然没有父亲的财力、权力跟名气,但过得也很舒坦,是多少人向往的精英生活。

如果用杜月笙的人生高度来看,他悉心栽培的长子确实太普通了。

在杜月笙的观念里,正房长子始终最大,所以家里对外应酬都是杜维藩夫妇出面。

可是,杜维藩很喜欢喝酒,喝多了就误事。杜月笙就常常骂他:你代表我请客,可是客人刚刚到你就醉了,你还怎么代表我?

杜月笙经常骂长子,也知道长子是个扶不起的阿斗,可是他从未动摇过长子是接班人的信念。在他即将走完人生之时,他留下了遗嘱,其他儿子都是平分的,只有长子杜维藩多分得了一份。

杜维善简历(杜维善简介)

其实,杜月笙重视长子的观念是旧中国的一个缩影。如果从当时的社会来说,那就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一件事。

可是,杜月笙的这种做法对其他的子女却是一种伤害。而杜维善也深深体会到了没有父亲疼爱的伤害。

杜维善后来成为地质专家,之后经商,又是知名的收藏家和爱国人士,从世俗的眼光来看,他比大哥杜维藩更成功。这也就不奇怪他会觉得杜维藩是一个扶不起的阿斗了。

有这样的一句歌词:“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被偏爱的都有恃无恐。”

也许是因为杜月笙的过度偏爱,反而让长子杜维藩变得平庸。

也许是因为太想在父亲面前证明自己的存在和能力,杜维善最终变得不平凡。

杜月笙与杜维善,他们有做父子的缘分,似乎少了一些做父子的情分。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55329918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lnskfag.cn/63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