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是谁建立的 1840年为什么朝代

其实清朝是谁建立的的问题并不复杂,但是又很多的朋友都不太了解1840年为什么朝代,因此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清朝是谁建立的的一些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的分析吧!本文目录努尔哈赤和皇太极谁的功劳更大是谁建立的清朝努尔哈赤带领满族建立清朝,统治期间,为何会讲满语的人越来越少1840年为什

其实清朝是谁建立的的问题并不复杂,但是又很多的朋友都不太了解1840年为什么朝代,因此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清朝是谁建立的的一些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的分析吧!

本文目录

  1. 努尔哈赤和皇太极谁的功劳更大是谁建立的清朝
  2. 努尔哈赤带领满族建立清朝,统治期间,为何会讲满语的人越来越少
  3. 1840年为什么朝代
  4. 中国古代历史上是谁建了北京城
  5. 清朝是怎么建立起来的

努尔哈赤和皇太极谁的功劳更大是谁建立的清朝

努尔哈赤早期依附明朝边关守将李成梁的势力。最早在建州一代起兵,努尔哈赤不仅在军事上展现过人的能力,而且在组织管理部落的发展方面也是颇有建树的。在马背上征战几十年统一女真部落,并在1616年建立自己后金政权。自任最高统帅。是后来大清帝国建立的奠基石。

皇太极是努尔哈赤第八子,是后金时期的一位政治家和军事家。他继承了努尔哈赤大汉的位置,成为后金领袖。并在1636年成功建立大清国。为后来清军入关做好充分准备。

努尔哈赤最早曾经借助明朝边关守将李成梁的势力,开始在建州起兵。李成梁那个时候应该说是一个非常有实力的明朝边关将领。努尔哈赤借助李成梁的势力逐渐统一了女真族。

随着李成梁去世,努尔哈赤的野心逐渐膨胀,在李成梁去世第二年,也就是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了自己的后金政权。并创建了著名的八旗制度。我觉得从这个时期,努尔哈赤开始公开反对大明皇帝的统治。在随后的1618年开始在军事上进攻明朝。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战役就是萨尔浒之战。努尔哈赤率领他的后金部队在萨尔浒一带与明朝大军展开厮杀,最终获得全面胜利。

努尔哈赤在后来的一段时期内,相继攻克沈阳,辽阳等地。至此,努尔哈赤基本上在东北一带站稳脚跟。就上述努尔哈赤所取得的战绩,还没有对明朝的北京政权形成真正的威胁。但是努尔哈赤已经拥有了自己的一块革命根据地。

随着努尔哈赤的去世,他的儿子皇太极在后金被推举为领袖,继承了努尔哈赤的汗位。如果说努尔哈赤早期的那些功绩作为量变来说,那么皇太极在上位期间确实发生了许多质的飞跃。

皇太极时期,区别他父亲不同的是,皇太极树立了可行的战略目标,把夺取大明北京政权作为政治纲领提出来。为了实现这个最高战略目标,皇太极加强了自己政权的中央集权制度,在治理国家方面采取保护汉人,并能够积极采纳汉人的建议,重用汉人等等政策来削弱明朝的实力。并在1642年松锦大战中取得胜利。至此,明朝关外守军基本全部肃清,同时也标志着清军已经做好了入关前的所有准备,清军入关成为必然。应该说皇太极的这个时期,成为了统一中国的开始。

努尔哈赤的历史功绩和皇太极大清国建立这两件事是相辅相成的,互为因果关系的。不能片面的,孤立的,单一的看待两个人的历史功绩。我们把努尔哈赤比作奠基石,那么皇太极就是继往开来的后来者居上。二者缺一不可。如果你要是说谁建立的大清国,那当然非皇太极莫属。

努尔哈赤带领满族建立清朝,统治期间,为何会讲满语的人越来越少

近年来,随着国外新清史的兴起,研究清史必从满文档案登堂入室的“治史观”被更多人认可,曾经备受冷落的满语开始受到关注,但时至今日,关注它的更多的还是专业人士,普通人对这种语言已经漠不关心了。

尴尬处境——满语成了濒危语言,惊动中外历史学者。

满清灭亡的一百年来,让中外史学界、语言学者们颇感困惑的是,源于蒙古文字的满文,被彻底放弃了,而蒙古文字却被很好地传承使用着。入关时,有20多万部落族人都说满语,到了清末,旗人规模在150万人,而全国能流畅使用满语的也还有三万多人,这些人多数都集中在东北地区,关内能说满语的人简直就是凤毛麟角。如今,满语也仅仅限于东北的三河子地区少数人会说,迄今全国掌握满语的人仅仅数十人,以至于国家不得不动用资源进行保护。

满语,为何会遭遇如此尴尬的濒危局面呢?

我们不能不面对的是,满语最终变成了一种濒危语言,从最初一个民族的语言变成了今天几乎无人能说、备受冷落的局面,甚至还不如某些地方方言发展得好,这种没落感,多少让人有一种无可奈何的凄凉和唏嘘感。

然而,艾米认为,这是一种不成熟语言所经历的不可避免的必然阶段,在经历了曾经的辉煌后走向衰落,又是一个必然的发展逻辑。

事实上,满语的兴盛和消亡经历了几个阶段,我们一起来认识下满语经历的辉煌与凋零过程。

入关之初,辉煌灿烂的“扩张期”;中期,满汉语言此消彼长的“挣扎期”;后期,满语彻底消亡,成为历史绝唱的“消亡期”。

上行下效——“汉语热”让满文满语逐渐“边缘化”。

要看清一种语言的发展和变化,皇帝的态度至关重要。有清一朝,康雍乾三代帝王无不倾心于汉语的研究学习,并修成成果,传为佳话。

纳尼?三个皇帝迷上了汉语,这是千真万确的!而且,其中一个自称十全老人的造诣还很深。

康熙、雍正和乾隆三代帝王都潜心于汉文化的学习和掌握。他们用今天的话来说,都是语言“大家”,不但深谙语言之道,而且都有各自的建树。

他们掌握汉语的境界,如同我们今天掌握一门外语一样神奇和令人喜悦、兴奋还充满成就感。

最有成就感的皇帝当属乾隆,他在位63年,一生醉心于摆弄诗文,光是创作的诗词就有四万三千多首,总量和《全唐诗》相当,其中一首还被选入教科书。这表明,汉语汉字对这些皇帝们有着多么大的神奇魅力!

事实上,在努尔哈赤创建满文字的300多年里,没有出现过一种有影响力的满文文学作品,而且,在使用满文过程中,还暴露出了很多自身的不成熟问题。尤其是,相比于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汉语汉字,满文字的表意作用有限,常常不能准确表达。

有人说,汉字是万能的,很多时候满文不自觉地和汉字融合,表达不了就找汉语汉字帮忙,比如,语言文字相互融合。但绝不是满人放弃了满语,发明了北京话或普通话,这就是典型的本末倒置了。

深究历史——皇帝们为守住满语苦心孤诣?

事实上,入关后,满清历代皇帝都有一种政权危机感存在。故而他们大力强化文化归附新朝的统一性、必要性并付诸于实践。

一方面,他们积极致力于“易服色,存正朔”,通过剃发易服,把满洲文化强加于中原各族人民;另一方面,他们通过把满语国语化、合法化的政策地位,大力拓展满语的生存空间,扩大满语在中原的影响。

这一时期,满语的地位和影响确实扩大了,形成了局部辉煌灿烂的局面,汉满官员都积极学满语,朝堂之上,各种公文均以满文的书写为主。

所以,这一时期,不但满人大臣说满语,写满文。就是汉人大臣也要学习满文满语。

方方面面都表明,他们从来没有忘记保住满洲传统,想方设法让旗人不被汉化。正是基于这种本能的民族自我保护意识,一方面,在中原推行“去中国化”,植入“满洲化”,这是一种历史的局限性,放弃先进文化,巩固拓展当时并不先进甚至是愚昧落后的部落部族文化。

比如,他们在全国范围内修建大量的满城,让旗人和汉人分开,旗人和汉人不能通婚。这显然是一种固步自封的不明智举措,直到清朝末年才放弃。

这一时期,不但满人大臣说满语,写满文。就是汉人大臣也要学习满文满语。

满清入关之初,就把满语确定为国语。同时,推行了剃发易服,让中原人全部满洲化,并取得了成功。这个过程被称为“去中国化”。

铁腕手段——只为保持满洲传统永固不变?

服饰实现了满洲化,发型实现了满洲化。这些改变通过“留发不留头”的严厉政策就可以迅速实现。

然而,在确定满语为国语后,如何推广满语却是一个不容乐观的现实问题。

当时的大环境是,满八旗军人数6~8万,其它旗人家属一共20~30万人,他们即便全部作为师资力量,要在短时间内教会一亿人口掌握满语,机会不可能。每个人至少要教会1000人掌握满语!在没有电脑网络的时代,学会掌握一门语言谈何容易?要让他们人人成为优秀的语言教师,做不到,很多人自己还没学好呢。更何况这还是一门并不成熟的语言文字!

事实上,满语文字的象征意义更大。它本身创建的时间很短,和有几千年历史的汉语汉字比,一个是婴儿,一个是成年人。婴儿必然脆弱,无法经历得住大风大浪的考验。所以,满语最终被淘汰,是优胜劣汰的必然结果。

大势已去——一满语的凋落正如一江春水向东流!

总之,尽管在长达一百年的时间里,满清皇帝和贵族们都拼命想守住满语满文,在初期也打赢了一场“满语保卫战”,但却不能不面对一个事实,入关以后的旗人,尽管和汉人不通婚,但在“大汉语”环境下,很多人被迫主动学习。

原来,入关之初,一口流利满语的“北方军”开始说着一口流利的“京腔”时,他们的心情可想而知,这种失落感是前所未有的。然而,当他们置身汉文化的汪洋大海之中,他们又无法避免地被完全同化。

正如末代皇帝溥仪在《我的前半生》中,深情回忆儿时的满语学习时,“满文最差。”根本就无心去学习了,最后他只记住了一个词汇,“伊立”。(满语,汉语为起身之意。)

毕竟,小众语言和大众语言相比,会产生一种被动的趋同感。最后,他们入乡随俗了,关内就是他们的新故乡。

中原,一个来了就不想走的地方!

今天,众多满人都精通于汉文化,并且人才辈出,老舍,侯宝林。。。。他们曾经活跃在文化界,今天,仍有很多人活跃在这个舞台上,也为把汉语发扬光大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一位网友说得好,“我是满人,但我也是汉语爱好者。”更有网友表示,“濒危动物都要保护,濒危语言也该保护”。

当汉语被发扬光大后,我们该不该放弃一种已经死亡的语言呢?

当汉文化兴起后,该不该复兴汉服呢?而复兴汉服,有清粉公开抵制汉服,开始为剃发易服洗白,你怎么看?欢迎大家讨论,留下真知灼见!

1840年为什么朝代

答1840年为清朝时期。1840年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时间点。因为这一年清朝开始走向了灭亡,我国封建制度开始走向了灭亡。1840年是清道光年,是清朝第七位皇帝在位的时间。在这一年我国封建王朝终于被打破了,由于清政府腐败无能,爆发了中英第一次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从此国家开始了百年屈辱史。

中国古代历史上是谁建了北京城

明成祖朱棣是大明朝的第三任皇帝,朱元璋的第四子。朱元璋在位时为了集中管理,把自己的儿子册封为藩王,到各地去驻守,没有宣照不得回京。朱棣受藩于北平(现在的北京)。

朱元璋驾崩后,建文帝为了巩固皇权而进行削藩,被削藩所迫,以“靖难”为由起兵反叛,最终战胜建文帝,战胜南京,最后称帝。

称帝不久,一则为了抵御外敌,二则因为原来的部下和根基都在北京,所以就迁都北平,建造了现在的北京城。

清朝是怎么建立起来的

要说清朝建立先说清朝前身王朝后金,17世纪在东北一带兴起了女真族也就是满族部落,其首领努尔哈赤统一各部落,1616年建立金,定都盛京也就是今天的辽宁沈阳,史称后金。后金建立后不断进攻大明,逐渐取得胜利。1626年努尔哈赤死后,其子皇太极1636年将后金改国号为清,至此大清朝建立,皇太极就是清太宗,尊努尔哈赤为清太祖,清军入关后将北京作为都城,消灭两支农民起义军李自成和张献忠,吴三桂降清,又消灭了南明王朝,至此全国处于大清统治之下,直到康熙年间,平定三蕃叛乱,收复台湾,击败葛尔旦,沙俄。大清基本稳定下来,逐渐走向繁荣。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55329918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lnskfag.cn/290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