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差怎么读拼音(夫差怎么读音)

作者:吴美福一.之家国情怀吳王夫差是个有很大争议的人物,历史上褒扬的少,贬低的多。怎样正确的认知和客观的评价吳王夫差的一生,要置身于当时春秋时期诸候纷争,分裂乱世,诸国蚕吞的大环境中去考量,不能简单地以"成者为王,败者为寇"这种一般逻辑盖棺定论吳王夫差,那样是不客观,也是不公正的,亦不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观。吴王夫差的父亲是阖闾,春秋时期的一位霸主,而越王勾践的父亲是允常,夫

作者:吴美福

一.之家国情怀

吳王夫差是个有很大争议的人物,历史上褒扬的少,贬低的多。怎样正确的认知和客观的评价吳王夫差的一生,要置身于当时春秋时期诸候纷争,分裂乱世,诸国蚕吞的大环境中去考量,不能简单地以"成者为王,败者为寇"这种一般逻辑盖棺定论吳王夫差,那样是不客观,也是不公正的,亦不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观。

吴王夫差的父亲是阖闾,春秋时期的一位霸主,而越王勾践的父亲是允常,夫差和勾践的两个父亲都是当时的一国之君。而吴国和越国作为长期打仗,都想把对方灭掉或征服,不过两国一直之间,一直都是平手,实际上,从综合国力研判,吴国的实力要高于越国。

公元前496年,吳王阖闾亲率大军进攻越国,在今浙江嘉兴地区与越王勾践的部队遭遇。战斗中,吳王阖闾披挂上阵一马当先,冲进越军部队奋勇杀敌,与越军主将灵姑浮绞杀在一起大战几百个回合,激战中被灵姑浮用戈击伤右脚脚趾,血流不止,撤回大营后伤势日渐严重。灵姑浮是战前在戈上涂了置人家于死地的毒药,阖闾后因毒发感染阵亡于军中,临终前,阖闾问太子夫差:"你会忘记勾践杀父之仇吗?”夫差回答说:儿臣不敢忘,一定要报此仇!

夫差继位后,立下一条规距,让手下的人时时提醒他,不要忘了为父亲报仇。每天早上醒来和晚上睡觉前,他侍卫都会大声问他:吳王,你不能忘了越王杀你的父亲,夫差每次都会流着眼泪说:不,不敢忘!并且嘱咐下属,每天早晚二次提醒他。

二.之金戈铁马

阖闾死后,夫差上位成为吴国的君主,而吴国与越国本来就是敌人,现在自己的父亲阖闾被越国害死,家恨国仇,一定要报,如果不报无颜以对吴国父老。

话说越国的勾践知道太子夫差做了国君,就派了许多间谍潜入吴国刺探消息收集情报。综合各方面的消息,情报汇总到勾践手里,现在的吴王夫差正在大力整顿部队,加紧训练,准备粮草,部队斗志昂扬,全国上下群情激奋,准备与越国决一死战,打败它、消灭它。而刚刚打了胜仗的勾践正是膨胀的时候,头脑发热,对这些情报不屑一顾,认为吴国、吴王夫差没什么了不起,不堪一击。于是吩咐下去,准备继续用上次出其不意的作战方法来进攻吴国,谋臣范蠡认为勾践这样行事很草率,认为上一次击伤吴王阖闾那是个意外,是侥幸,以吴王阖闾的智慧、谋略与勇猛是不可能战胜他的。劝勾践以防守代替进攻,勾践根本不他听的,武断的挥挥手喝止范蠡,坚持出兵偷袭吴国,来个先发制人。 勾践带着的越国军队偷偷地行军,想偷袭吴国,想不到夫差早算到了,在勾践来的路上埋伏精兵强将。在夫椒被全军出击的吴军大败,越国军队几乎被歼灭,而勾践只能带着仅存的5000残军一路逃到了越国的都城会稽,吴军对越军进行围困,走投无路的勾践这个时候才意识到了由于自己的错误,现在即将国破家亡,悔恨当初没有听范蠡对自己说的话。范蠡面对当前形势,就劝勾践求和,第一次派出了文种去和吴国商讨此事,吴王没有答应。文种只好回国,勾践知道后,决定将自己的妻子和孩子都杀死,然后和吴国决一死战。

后来,吴王夫差与伍子胥再三商议,分折吴越二国目前战争态势与战场形势,综合研判各种有利与不利因素,认为灭掉越国是有把握的,但吴国也要付出沉重的代价。主要有三点极其不利的因素: 1. 考虑到战线太长,粮草供给不畅,不能保证战争的后勤供给; 2. 吴国兵将死伤过半,精悦损失殆尽,部队极度疲惫,勾践已无退路决心鱼死网破决死一战,吴国更会大伤元气; 3. 特别是楚国虎视耽耽,随时会抄吴国的后路,这样将陷吴国于灭顶之灾,夫差权衡利弊,认为收拾越国收拾勾践待后计议,他知道,目前的头号敌人是楚国,收服了越国,楚国有所忌惮,震摄了各诸候国,待休养生息恢复国力后再定。于是最终同意勾践的求和,从此越国为吴国的附属国,岁岁向吴国纳贡,勾践作为夫差的奴仆为其所驱使。

夫差的这种念念不忘为父亲复仇,强烈的要雪洗其父亲阖闾败给越王勾践的耻辱,家仇国恨,将自己的生命与国家命运同步,紧密连在一起。为父雪耻,尽孝;为国复仇,尽忠,父子心,家国情。在短短几年间,厉兵秣马,励精图治,吳国国力日益增强,吳国也迅速强大。

三.之国运纵横

经过几年奋发图强,吳国稳固了国基并且有了一定的实力。越王勾践惶惶不可终日,决定对吳国先下手为强。公元前494年春天,勾践调三万精兵从水路进攻吳国,吳王夫差命伍子胥为主将,率军队在夫椒迎战,即今天的太湖马山、洞湖山一带。开战当天,夫差头晚上一晚未眠,脑子中满是三年前的故事,父亲阖闾在与越国军队激战的场面历历在目,犹如昨天发生的事一样一直塞满脑海,三年来一直是挥之不去的痛。父亲阖闾临终前的那种不舍、那种英雄壮志未酬的遗憾,那种对越国的仇恨,那满含期待的殷殷嘱咐,家国情仇在1095天的每时每刻贯穿在胸怀,一直激励自己。

天还未明,夫差即起床,穿戴披甲,早早亲临前线,时辰一到,站在大鼓前,一捶下去,鼓声震天,由于激奋、激动,夫差一心想打败越国,俘虏勾践,以报父仇,以雪国耻,豪情之下用力过于勇猛以至于把战鼓擂破,鼓声震得山谷轰鸣,犹如天鼓激荡,响彻七十二峰,荡浊太湖波涛汹涌。越军被这震天响声吓得胆战心惊,晕头转向,军心大乱。

吳军在吴王夫差带领下,号召将士为先王阖闾报仇,奋勇向前,士气大振,同仇敌忾,一举击溃越国军队,一路乘胜追击,越军溃不成军,望风而逃,夫差率领吴国军队势如破竹,一路攻城掠地,越国大部分城池被拿下,最后占领了越国首都会稽城(今浙江绍兴),包围越国首都会稽山,迫使越国臣服于吳国,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夫椒之战

夫椒之战,是夫差一生做的最伟大的事情,也是夫差军事战争最辉煌的成就,亦是吳国最强盛的标志,夫椒之战的完全胜利,标志着此时的吴国已经进入了强盛的时期。多高傲的越王国君勾践啊,就这么匍匐在了自己的脚下,乞求夫差不要杀他,他愿意当牛做马的侍候夫差,他自己、他的妻子,都愿意成为夫差的奴仆。

此时,夫差的心情有多么的爽快,心中有一种征服者对被征服者的蔑视,一种胜利者的自豪,一种英雄舍我取谁的气概,一种君临天下的豪气! 终于实现了自己对父亲阖闾的诺言,报了父仇,雪了国耻,扬了国威。看着战败的勾践虔诚的匍匐在自己的脚下,心中流淌着祖宗仁慈的血脉因子使他不免心感慨万千,遂做出了以至于后来影响吳国命运而被误解、被历史学家贬低被吴氏不尊重二千多年来的重大决定,当然,这其中还有更重要的客观因素直接的限制了夫差,在无可奈何的和客观的情况制约下,考虑各种因素,对国际国内各方面形式正确判断后,遂慎重的决定接受越王勾践的投降,同意他做自己的奴仆,后来让勾践为父王阖闾守墓。 解决了越国,在东南一带,吳国是无人可敌,此时的吴国可以说纵横国际舞台。

四.之铁血文明

吴国在短短数十年间迅速崛起,是与吴王阖闾、夫差具有政治家的胆识和军事上的谋略分不开的,是与吴军部队纪律严明,士兵作战英勇顽强分不开的,是与吴国老百姓万众一心,同仇敌忾分不开的。自古以来,天下是打出来的,开疆劈土,是完全靠实力,人家不会心甘情愿让一块地方给你,所谓“寸土必争”是真道理。吴王夫差深刻的明白这个真理。何况身处春秋末期战国时代即将来临,战争风云际涌,战火风起云诵,建设一支强大的军队,来之能战,战自能胜的威武之师尤其重要,建设完善的强盛的国防体系尤其重要,所以夫差日夜操劳,不敢懈怠。

自泰国建立勾吴以来,特别是吴国更有太湖地区河湖纵横,水上交通十分便利,船楫舟运十分顺畅,为吴国开动战争机器和后勤供应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吴王夫差在打败了越国,降俘了勾践后,为了实现他的理想,成就他的霸业,奠定吴国的霸主地位。

首先,吴王夫差进行了一系列的战略部暑,为了开辟科学的有价值有意义的战略通道,首先吴王夫差开始吞并战略要地邗国(今扬州区域),邗国是吴国北上逐鹿中原极为重要的战略要地和通道,又是屯集兵马粮草的重要基地,因此,构筑邗城意义极为重要。为沟通长江淮河之间的河道,使吴国顺利地跨过长江,挥师北上,争霸中原。

缘于这个战略构想,所以夫差下定决心决定开凿邗江,贯通长江、淮河水系,使吴国军队便捷快速开往各个战场。于是在公元前484年开始大兴土木开工建设开凿邗江。邗江全长185公里,是最早的京杭大运河,是中国第一条人工运河,比起万里长征的兴建领先了三百年。在当时生产力低下,生产方式落后的时期,开凿一条人工运河是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是高瞻远瞩的雄才大略,是雄怀天下的政治家的胸怀,是帝王心系民生的家国情怀。

邗江的凿通不仅仅开通了北上的战略通道,在军事上为吴王夫差取得巨大成功,对北上河南会盟成为盟主有着重要的作用,而且极大促进了太湖流域与中原文化相融合,大大提升了漕运之便利,泽被了沿河两岸,显示了吴国水利航运工程技术领先于世界的卓越成就,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孕育出"中国运河第一村"——扬州。 京杭大运河最早就是夫差开凿的邗江,在夫差的观念中认为开凿邗江是为中原人造福祉,亦是向中原人展示吴国的强大的国力和科学技术的先进。

后来,吴王夫差又开凿了一条北连沂水,西通济水的运河,即是后来《汉书》中说的菏水。这条运河沟通了济水和泗水,而泗水衔接淮水,淮水与邗江相通,济水源自黄河,也就是说,吴王夫差把长江水系和黄河水系贯通了,这是多么一件非常重大的事件,即便是今天也可以说功业千秋。

扬州的百姓感激吴王夫差对扬州作出的贡献,表达心中崇高敬意和特殊情感,特意建成吴王庙,为夫差树碑立传,当财神供奉,传扬其丰功伟绩,奉为神仙,供后人世代祭祀。 解决了越国,在东南一带,吴国是无人可敌,此时的吴国可以说纵横国际舞台。

五.之光辉岁月

公元前473年,吴国陨落。吳国经历25代人不断的努力好不容易有了强大的威望,有了很强的话语权,就这样一下子轰然倒塌了。二千多年来,史学家包括我们吳家人讲了很多"如果怎样,如果怎样,吳国就不会灭亡。" 历史没有如果!如果我们从春秋晚期的政治形势去介入去研判夫差失国的大环境中去明察,就会有一个全新的角度和一种清晰的认识。

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03年是"礼崩乐坏"的时期,此时,语言已经无用,一却都以战争杀戮为最终依托。吳越两国是世代相仇,攻伐不断。在弱肉强食的春秋晚期,柔弱、弱小就会亡国灭族。夫差的好大喜功,逞勇好战亦是其他诸候国君的所为。夫差不这样为之,其他国君亦会如此为之。

夫差是春秋五霸之一,左右着当时的天下局势。他胸怀壮志,具有战略眼光,通过对外征战达到震慑其诸候国、称霸中原的目的;他冷静沉着,面对越国偷袭能当机立断,坚持与晋争霸盟主。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赵新新教授提出:"作为春秋五霸之一,吳王夫差是春秋后期非常有影响的历史人物,他自即位起就为称霸中原而四处征战,并在这一过程中表现出极高的军事谋略才能。虽然由于在夫差手中导致吳国最终被越国所灭,但不能据此否定他对吳国强盛做出的贡献。

后世的文学作品多把夫差塑造成一个昏君,这主要源于《史记》有关夫差的记载。司马迁对好大喜功、穷兵黩武的国君持否定态度,……因此他在反映这段历史时,有意弱化了夫差的形象,……是司马迁个人偏爱的观点中写就的,司马迁淡化了夫差的历史贡献,从而导致后世的文学作品往往将其塑造成昏君的形象"也是吳家人对吳王夫差形成偏见的主要原因。

吳国失国有其必然也有其诸多因素的看似偶然实际是无可改变的历史规律。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中,改朝换代亦是历史的必然趋势,从人类的进化、社会演变方向来说也是社会向前进的一个进程。吳国失国250年,越国被秦国灭了,亦是昭示了一个真理:任何一个朝代都会被取代,历史的车轮是在朝代的更迭中滚滚向前。吳国虽然是在夫差手中失国,但综合其一生,仍然瑕不掩瑜,仍然掩盖不了其历史功绩的光辉。 他有着祖宗包容仁慈的血脉传承因子,有着父王振兴吳国,开创伟业的雄心,攻下越国后,决不屠城、决不滥杀无辜,体现人性之光,有着峥峥铁骨的英雄气概。随着越来越多的吳家人研究夫差的历史,理性的评价夫差,我认为,一个全新的吳王夫差形象会呈现在大家的面前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55329918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lnskfag.cn/94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