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金门冯延巳,赏析

很多朋友对于谒金门冯延巳和谒金门,赏析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本文目录五代时词人冯延巳是一个怎样的人门前喜鹊叫喳喳诗句谒金门·风乍起古诗带注音版谒金门,赏析谒金门诗词胡歌五代时词人冯延巳是一个怎样

很多朋友对于谒金门冯延巳和谒金门,赏析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五代时词人冯延巳是一个怎样的人
  2. 门前喜鹊叫喳喳诗句
  3. 谒金门·风乍起古诗带注音版
  4. 谒金门,赏析
  5. 谒金门诗词胡歌

五代时词人冯延巳是一个怎样的人

谢谢邀请

冯延巳,字正中,又名延嗣,广陵(今江苏扬州)人,曾三度为宰相,官至太子太傅,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很多人说冯延巳是一个好词人而不是一个好官,金徽胖叔认为,冯延巳有自己的身不得已,其在词作上的造诣毋庸置疑,到他自己本身就是生来不幸的,是他所处的环境影响了他,而不是他自己本意,如果不是他的仕途为人诟病,他将是五代数一数二的伟大词人。

生不逢时的冯延巳出生在战乱不断的晚唐五代不,其所在的南唐是一个小国。冯延巳少年时期就和当时的太子,后来的南唐中主李璟一起长大,一起学习,一起填词,当时的情形是南唐的灭亡已经是注定的,内忧外患中的南唐已是风雨飘摇。南唐国力微弱,冯延巳几次组织出兵却屡战屡败,由于冯延巳与中主关系密切又位极人臣,所以朝廷上不管是主战的还是主和的,都把国家面临的种种危机赖在当朝宰相头上。所以说南唐的失败是注定,其走向灭亡也是注定的,冯延巳一届文人,无法力挽狂澜,只能落个千古骂名。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门前喜鹊叫喳喳诗句

1、喜鹊声唶唶,俗云报喜鸣。——《喜鹊》乾隆

2、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辛弃疾

3、喜鹊翻初旦,愁鸢蹲落景。——《诗四首其一》宋高宗

4、有喜鹊频语,无机鸥不惊。——《仆射来示有三春向晚四者难并之说诚哉是言辄》白居易

5、门前恰限行人至,喜鹊如何圣得知。——《鹧鸪天·一夜春寒透锦帏》吕胜己

谒金门·风乍起古诗带注音版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fēngzhàqǐ,chuīzhòuyīchíchūnshuǐ。

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挼红杏蕊。xiányǐnyuānyāngxiāngjìnglǐ,shǒuruóhóngxìngruǐ。

斗鸭阑干独倚,碧玉搔头斜坠。dòuyālángāndúyǐ,bìyùsāotóuxiézhuì。

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zhōngrìwàngjūnjūnbùzhì,jǔtóuwénquèxǐ。

《谒金门·风乍起》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词人冯延巳的作品。

谒金门,赏析

谒金门·风乍起

冯延巳〔五代〕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挼红杏蕊。

斗鸭阑干独倚,碧玉搔头斜坠。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

译文

春风忽地吹起,吹的那池塘春水泛起涟漪。在花间小径里无聊地逗引着池中的鸳鸯,随手折下杏花蕊放在指尖轻轻揉搓。

独自倚靠在池边的栏杆上观看斗鸭,头上的碧玉簪斜垂下来。整日思念心上人,但心上人始终不见回来,正在愁闷时,忽然听到喜鹊的叫声。

赏析

冯延巳这首词写贵族少妇在春日思念丈夫的百无聊赖的景况,反映了她的苦闷心情。由于封建社会妇女无地位,上层社会的妇女依附于男子,女子又禁锢在闺房,精神上很忧郁,这种情况在封建社会相当普遍,因此古典诗歌中写闺阁之怨的也有很多,这种闺怨诗或多或少从侧面反映了妇女的不幸遭遇。如王昌龄《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上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这首词着力表现的,不是情事的直接描述,而是雅致优美的意境。

“风乍起,吹绉一池春水。”这两句是双关语,表面写景,实际写情,本来水波不兴,忽然刮来风吹皱了池塘的水,象征着词中女主人公的心动荡不安,起伏不平静。春回大地,万象更新,丈夫远行在外,女主人公孤独一人,不由产生寂寞苦闷。开头这两句是是传诵古今的名句,据说李璟与冯延巳相谐谑,李说冯:“‘吹皱一池春水’,干卿何事?”冯答:“未若陛下‘小楼吹彻玉笙寒’也!”于是君臣皆欢!

“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挼红杏蕊。”鸳鸯是水鸟,雌雄成双成对,在诗歌中经常作为爱情的象征,《孔雀东南飞》:“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用“鸳鸯”来比喻刘兰芝和焦仲卿的爱情。这两句是倒装句,女主人公为了排遣苦闷,就双手揉搓着红杏的花蕊,引逗着鸳鸯徘徊在园中的小路里,这多少给她带来了愉悦,暂时忘掉自己的寂寞;但是看见鸳鸯成双成对,更显得自己孤单,又勾起了自己的烦恼,引起对心上人的怀念。

“斗鸭阑干独倚,碧玉搔头斜坠。”古代有以鸭相斗为戏的,《三国志·吴书·陆逊传》:“时建昌侯虑于堂前作斗鸭阑,颇施小巧。”古代小说《赵飞燕外传》中也说过:“忆在江都时,阳华李姑畜斗鸭水池上,苦獭啮鸭。”晋代蔡洪、唐代李邕都作有《斗鸭赋》。这里的“斗鸭”有人认为就是看斗鸭,有人认为是看水中的鸭子嬉戏,实际上是栏杆上的一种雕饰。从句式和意境看,理解为雕饰合适。女主人公心绪不佳,独自靠着栏杆站着,头上的簪随便斜插着,快掉下来。勾画出女主人公懒散的心情,《诗经·卫风·伯兮》中有“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的句子,有异曲同工之妙。

“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开元天宝遗事》记载:“时人之家,闻鹊声皆以为喜兆,故谓灵鹊报喜。”从早到晚心中想到的是心上人儿现在何处?何时才会回到自己身边?喜鹊的再次鸣叫,又勾起她的期待,但谁又知道新的期待不是新的失落呢?无须过多语言,只这一句“举头闻鹊喜”就够了,词如池塘的涟漪,波折不停,最后掀起了一个较高的波浪,定住作结,婉转含蓄,耐人寻味,可以说,这一句是整篇词的画龙点睛之笔。

谒金门诗词胡歌

谒金门·风乍起

五代·冯延巳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挼红杏蕊。

斗鸭阑干独倚,碧玉搔头斜坠。

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55329918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lnskfag.cn/349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