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问礼于老子 孔子向老子问礼后,用什么来比喻老子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孔子问礼于老子这个问题,孔子向老子问礼后,用什么来比喻老子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孔子到周地向老子问礼。请问那个时候的周地是哪里,老子在哪里从《庄子》书中看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孔子问礼于老子这个问题,孔子向老子问礼后,用什么来比喻老子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孔子到周地向老子问礼。请问那个时候的周地是哪里,老子在哪里

从《庄子》书中看,孔子请教于老聃,至少有三次。第一次,孔子50岁,去洛阳问礼。老子答曰,”与时俱迁“,周礼过时了。第二次,到乡下向老子问道。这时,老子辞官在乡下传道。孔子听不明白,回去三日闭门不出。见弟子曰,老子犹龙,变化莫测。道不同,不相为谋。于是,决定修仁义以得道,遂创立儒家学派。第三次,向老子问仁,意在通过老子在国史馆存他写的书。老子答曰,自己已不在任了,况且仁义会贻害后人的。沒有答应孔子。当时,东周国都在洛阳。老子回乡传道之地,应在鹿邑与涡阳一带。

孔子向老子问礼后,用什么来比喻老子

比喻为龙。回到鲁国,众弟子问道:“先生拜访老子,可得见乎?”孔子道:“见之!”弟子问。“老子何样?”孔子道:“鸟,我知它能飞;鱼,吾知它能游;兽,我知它能走。走者可用网缚之,游者可用钩钓之,飞者可用箭取之,至于龙,吾不知其何以?龙乘风云而上九天也!吾所见老子也,其犹龙乎?学识渊深而莫测,志趣高邈而难知;如蛇之随时屈伸,如龙之应时变化。老聃,真吾师也!’”

孔子向老子问礼,具体问了什么对孔子的思想有没有什么影响呢

孔子向老子问礼

老子与孔子是同时代的人,但他略早于孔子。他曾做过周朝守藏室的史官,这个职务,就相当于现在的国家图书馆的馆长。

老子精通礼义之道,孔子就特意到周朝的京都去找老子,向他请教有关礼仪的问题。

一一老子说:"你所说的礼,倡导他的人和骨头都已结腐朽了,只是他们的言论还在。就像在耳边刚刚说过一样。况且有德行的君子时运来了,就驾车出去做官;生不逢时时,就蓬头垢面像蓬草一样随风飘转看游走江湖。

一一我听说,老的商人,善于经商的人把货物隐藏起来,好像什么东西都没有,不露富,装扮成穷人的样子。

一一有德行的君子心怀大德,他的容貌谦虚得看上去像很愚钝朴实的人。舎去得意的面相和长期坚持的志向,骄傲,贪婪,狂妄,这些都是对你没有什么益处的东西。我所能告诉你的只有这些而已。

孔子离去,对弟子们称赞说:"鸟啊,我知道它们能飞;鱼啊,我知道他们能游;野兽,我知道他们能奔跑。奔跑的可以为罔,游动的可以为纶,飞翔的可以为矰。至于龙我就无法知道了,龙乘风云即可上天。我今天见到老子,老子道德高深,真是犹如上天入地的龙一般的人物啊!"

老子的"上善若水"

孔子对老子的"上善若水"恍然大悟,水趋向的地方和处境也许都是天下人厌恶的,所以没有人能与之相争,这就是最高境界的善。

老子的人的行为要顺应自然规律

孔子理解了人为的标榜仁义的结果,只能离仁义越来越远。扰乱了人的本性。

一一老子道家的思想和孔子的儒家思想是后人给他们安上的头銜,孔子和老子处在同一时代,都是最有学问的人,必然会经常的进行相互的交流、学习切磋,取长补短。

道家和儒家的思想,对我们的人生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增添更多的人生色彩。

“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这一句出自于哪里

“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这一句出自于: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所著的《史记》。意思是:孔子去了周地,要向老子请教礼的问题。

孔子与老子的思想的最大区别是什么

孔子和老子的思想最大区别是什么?这个问题,我们要先从老子说起,再说孔子。俩人确实是有很大的不同,一个有为,一个无为。

老子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过这么一段话: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老子认为,他所认为的大道,没人懂得,没人依据道之德来行事的时候,那么仁义的概念就被提出来了,仁义的准则,就变得不可或缺,也为人所重视了。这个世界,很多人在崇尚智慧的时候,那么伪劣的丑态也就跟着也出来了。当人们失去了亲情了,那么就得提倡孝慈了。当国家昏乱不堪了,那么忠臣的出现,就也表现的尤为重要了。

老子是提倡无为的,那才是他的社会理想。可是呢,人越来越发展,心就越来越多,所必须提倡的东西就越来越多,这其实就是在补救。可是这样补呢,补来补去,未必有用,相反,使得人们生活更加不易,更加的苦。

孔子

孔子呢,提倡周礼,六艺……这用我们现在话讲,叫人文,文化文明。孔子认为作为一个人,乃至作为君子,有理想有抱负的人,应该学会这些,为人所用。用来干什么?用来处理这个败坏的社会,拯救人们于水火。和老子所走的路线,正是一正一反。

孔子非常重视礼,重视仁义礼智信。之所以重视,也正是因为缺失之故。

孔子和老子呢,俩人是见过面的。孔子曾经跟老子请教,老子让看看自己已经掉的所剩无几的牙齿,说牙齿虽硬,可是都坏掉了,舌头虽软,但完好无损。这就是老子所认为的道吧,是长生之法。

孔子也曾形容过老子,说老子是龙,他对其是难以望其项背了。因为孔子奔波一生,所重视所提倡的,虽说出于好心一片,一片冰心在玉壶,天地可表日月可鉴。但忙来忙去,其实都是在补窟窿。而老子的理想呢,是无为,无为之治,不是要去搞这么多乱七八糟的事情。老子的境界就高了,他是治大国若烹小鲜,如同家常便饭。

俩人呢,都可以涉及到修身问题,老子是反观自性,那就是道了,懂得此道,可以长生。孔子呢,是修身,约束,所以非常的重视周礼。这也是有为何无为的俩个截然相反的状态。

这些反差,实在是天壤之别,也可以说是他们俩人的区别吧。

孔子把老子比作什么是说自己怎么了,其犹龙邪什么意思

孔子曾经问礼于老子,把老子比作龙一样的高深和难以琢磨,认为自己不如他.孔子的学问渊源于老子。确切地说,孔子所研究的只是老子提出的理论里的分支,孔子引而申之,自成一家。

孔子终身致力于研究和探索的是“仁义礼”,而老子提出:“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孔子的“仁义礼”在老子的理论里排在道与德的后面,是老子理论总纲中所涵盖的内容。

关于孔子问礼于老子到此分享完毕,希望能帮助到您。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55329918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lnskfag.cn/296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