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静皇贵妃他他拉氏(庄静皇贵妃他他拉氏画像)

香港著名导演李翰祥曾经拍过一部电影,叫《垂帘听政》,这部电影对历史的还原度极高,但也有不太符合事实的地方,比如剧中的慈禧曾对丽妃进行残酷的迫害,将其做成人彘,惨不忍睹。可是,历史上从来没有这样的事情,慈禧非但没有害过丽妃,还将其封为皇贵妃,情同姐妹一般,由于慈禧升格为皇太后,丽妃便成了咸丰众妃之首,死后谥号为庄静皇贵妃。庄静皇贵妃是一名来自满洲镶红旗的女子,姓他他拉氏,有

香港著名导演李翰祥曾经拍过一部电影,叫《垂帘听政》,这部电影对历史的还原度极高,但也有不太符合事实的地方,比如剧中的慈禧曾对丽妃进行残酷的迫害,将其做成人彘,惨不忍睹。

庄静皇贵妃他他拉氏(庄静皇贵妃他他拉氏画像)

可是,历史上从来没有这样的事情,慈禧非但没有害过丽妃,还将其封为皇贵妃,情同姐妹一般,由于慈禧升格为皇太后,丽妃便成了咸丰众妃之首,死后谥号为庄静皇贵妃

庄静皇贵妃是一名来自满洲镶红旗的女子,姓他他拉氏,有人认为她与光绪朝的瑾妃、珍妃是同族关系,但需要说明的是,庄静皇贵妃的家世信息没有查到,因此,不能判断庄静皇贵妃与瑾妃、珍妃来自一家。

从与庄静皇贵妃一起入宫的秀女来看,都是些名门之女,推测庄静皇贵妃的家世应该也不差。

咸丰二年年初,咸丰下旨举办选秀,由于咸丰在继位前老婆萨克达氏刚刚去世,身边只剩下一个小妾武佳氏,所以这继位后的第一次选秀,咸丰一口气选了四名秀女入宫,分别是钮祜禄氏、伊尔根觉罗氏、叶赫那拉氏与他他拉氏。

其实,咸丰第一次选秀的眼光还是很不错的,这四个除了伊尔根觉罗氏,那三个都成为清朝后宫史上的风云人物,钮祜禄氏就是大名鼎鼎的慈安,叶赫那拉氏是大名鼎鼎的慈禧,最后的他他拉氏就是我们所讲的庄静皇贵妃,也就是丽妃。

不过,这四个人最开始是被区别对待的,有一个人是作为预备皇后入宫的,不用说大家应该也知道,她就是排在首位的钮祜禄氏,事实证明了这一点,钮祜禄氏入宫一个多月,就被封了皇后。

其他三位则没有太大的区别对待,但最开始得宠的却是伊尔根觉罗氏,她入宫当年就被晋封为英嫔,走在了兰贵人(叶赫那拉氏)与丽贵人(他他拉氏)的前头。

但这位英嫔也真是没有福气,不知犯了什么错,竟然被咸丰降为答应,后来才又恢复到常在,最终湮灭在偌大的皇宫中。

脱颖而出的是剩下的两位:兰贵人与丽贵人。

庄静皇贵妃他他拉氏(庄静皇贵妃他他拉氏画像)

其实,兰贵人和丽贵人可以说是咸丰后宫的最佳拍档,是黄金二人组。

两个人同时获得咸丰的宠爱,丽贵人要稍微早一些,怀上了龙胎,被封为丽嫔,兰贵人也不遑多让,紧跟着有了龙种,结果丽贵人生下一个女儿,也就是大公主,兰贵人生下一个儿子,也就是大阿哥载淳。

虽然一个是女儿,一个是儿子,但咸丰对丽嫔、懿嫔的态度并没有太大区别,两人很快都封了妃,当然,儿子毕竟要宝贵一些,咸丰就这一个儿子,后来虽又有了一个,但很快就夭折了,因此,懿妃所封的位分要高一些,仅次于皇后,封了贵妃,称懿贵妃

有人看到有一张咸丰写得朱批的字条,上面写着:“咸丰九年(1859年),丽妃移住咸福宫大吉。”

据清宫档案显示,咸丰后期经常在咸福宫后楹同道堂居住,这说明咸丰后期丽妃仍然备受宠爱,显然要更胜一筹,不过,懿贵妃贵为大阿哥的生母,受到的荣宠自然也不会差。

咸丰十一年七月,年仅31岁的咸丰帝死在了热河,留下一帮孤儿寡母,临终前指定大阿哥载淳继位,载淳就是同治皇帝。

载淳继位后,身为生母的懿贵妃荣封皇太后,徽号为慈禧,丽妃因是大公主的生母,也连晋两级,被尊封为尊封为皇考丽皇贵妃:

“皇考大行皇帝妃嫔。承侍宫闱。恪恭淑慎。均宜加崇位号。以表尊荣。丽妃侍奉皇考有年。诞育大公主。谨尊封为丽皇贵妃。”

庄静皇贵妃他他拉氏(庄静皇贵妃他他拉氏画像)

大家可以看到,已经荣升皇太后的慈禧并没有残害当初的“情敌”,反而将她连晋了两级,放在整个大清史上也是不多见的,所以说,慈禧对待丽妃绝对是很不错的。

还有一点,身为咸丰唯二的两个孩子,大公主与同治帝从小一块长大,姐弟感情也十分要好,或许这也是慈禧善待丽妃的重要原因之一。

只不过,怎么说呢,这姐弟俩的命都不太好。

同治帝做了十几年的傀儡,刚亲政一年就病逝了,据说是死于天花,大公主,也就是荣安固伦公主是明确记载死于天花的,她去世的时间要比同治晚二十多天,真是一对可怜的姐弟啊!

据说大公主临终前称父皇召自己与弟弟同行:

“同治十三年十二月二十九日。闻大公主薨逝,病中恍惚言文宗召与先皇同行。”

庄静皇贵妃他他拉氏(庄静皇贵妃他他拉氏画像)

丽妃的封号“丽”在满文中是艳丽的、明艳的意思,可见,这丽妃是一个十足的美女,可是另一方面,这丽妃的身体却不太好,简直就是一个病秧子,她在光绪十六年病逝,享年54岁。

丽妃去世后,光绪赐谥号为庄静皇贵妃,最终,丽妃被葬在定陵妃园寝,前排最正中的位置,是全园最尊贵的位置,再次印证了丽妃是名副其实的众妃之首。

参考资料:《清史稿》《清文宗实录》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55329918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lnskfag.cn/135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