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晏河清的意思解释(海晏河清的意思)

上图:右侧为铜镀金双龙钮云龙纹编钟,编钟是先秦以来历代宫廷雅乐沿用的重器,体现了顺应天地之道而形成的礼乐文化。左下图:玉雕太平有象,寓意国泰民安。右下图:清代霁青釉金彩“海晏河清”尊,海晏河清指黄河水流澄清、大海风平浪静,寓意天下太平。刘同华摄秋天的北京,在五彩斑斓中展现出一种独有的壮美。北京的秋天是实在的,看得见、摸得着,让人感受得实实在在。国庆期间精彩纷呈的文

海晏河清的意思解释(海晏河清的意思)

上图:右侧为铜镀金双龙钮云龙纹编钟,编钟是先秦以来历代宫廷雅乐沿用的重器,体现了顺应天地之道而形成的礼乐文化。 左下图:玉雕太平有象,寓意国泰民安。 右下图:清代霁青釉金彩“海晏河清”尊,海晏河清指黄河水流澄清、大海风平浪静,寓意天下太平。 刘同华 摄

秋天的北京,在五彩斑斓中展现出一种独有的壮美。北京的秋天是实在的,看得见、摸得着,让人感受得实实在在。国庆期间精彩纷呈的文博大展,更是让人们得以欣赏一道道文化盛宴。这其中,引起很多人关注的,应当属由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共同主办的“和合共生——故宫·国博藏文物联展”。行走在展厅中,看着一件件厚重饱满的文物,就如同翻看中华大地上书写的文明篇章。

本次展览是故宫博物院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首次文物联展,为公众奉献出一场主题鲜明、视角宏大、内涵丰厚、形式独特的文化盛宴。未来,故宫将与国博在更多领域开展深度合作,共同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贡献博物馆人的力量。

礼乐体现着致中和的哲学思想

早在夏商周时期,我们的古人就通过制礼作乐,形成了一套颇为完善的礼乐制度,并推广为道德伦理上的礼乐教化,用以维护人伦和谐。《庄子》记载:“黄帝有《咸池》,尧有《大章》,舜有《大韶》,禹有《大夏》,汤有《大濩》。”到了周代,礼乐文明集此前数代之大成,逐步完善起来。这时不仅形成了系统的礼乐制度,而且赋予礼乐以丰富的人文内涵。

在这次展览中,有一套铜镀金双龙钮云龙纹编钟,以其弘大庄严的气质格外引人瞩目。编钟是先秦以来历代宫廷雅乐沿用的“乐悬”重器,明清时期专用于规格最高的中和韶乐,仅用于中祀以上坛庙的祭祀典礼和国家朝会殿陛典礼。

这套铜镀金双龙钮云龙纹编钟范铜铸造,表面镀金,16枚编钟外形尺寸完全相同,以钟体厚薄为次区分音程,钟体愈薄发音愈低,分别对应乐律中的十二正律、四倍律。使用时,区分音律的阴阳、高低,分别悬挂于上下两层架上,即上层八阳音、下层八阴音,均按低音至高音的顺序悬挂。

“中和韶乐”都是沿袭自先秦以来的历代宫廷雅乐。所谓“中和”,即中正平和的意思,“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中国文化传统以“致中和”为最高理想。韶乐,相传是大舜时期的乐舞,被孔子推尊为尽善尽美的雅乐最高典范。

央视有一档节目《如果国宝会说话》,在以曾侯乙编钟为主角的一集中,一段没有旁白、配乐的原始音响记录,让不少网友听到泪目:“这是跨越千年而不朽的声音”,“感觉它们在敲击我的灵魂”……这就是曾侯乙编钟乐声。

曾侯乙编钟是礼乐重器,是迄今发现数量最多、保存最好、音律最全、气势最宏伟的一套编钟,代表了中国先秦礼乐文明与青铜器铸造技术的伟大成就。1986年,为使沉睡了两千多年的“地下音乐殿堂”重放异彩,经国家文物局特批,用出土的曾侯乙编钟、编磬原件演奏,录制成《千古绝响》和《欢乐颂》两张唱片。这段珍贵的录音,就收藏在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传统音乐录音档案中,公元前5世纪的中华礼乐文明由此得以再现、流传。

无论是现场展出的珍贵礼乐器物,还是其他的音乐资料,都让人感受到数千年的中国礼乐文明,至今仍有其强大的生命力。

耕织图中稻米香

晨雨麦秋润,午风槐夏凉。

溪南与溪北,啸歌插新秧。

抛掷不停手,左右无乱行。

我将教秧马,代劳民莫忘。

这是中国古代耕织图中描写插秧的诗文。

中国是农业文明古国,一代代人都离不开土地,勤劳智慧的先民们留下了丰富浩繁的农耕文化遗产。在古代绘画艺术中,“耕织图”是一个热门题材。它起源于南宋时期,到清末八百余年间,曾多次被画家临摹,各种版本层出不穷。

在这次展览中有一组粉彩耕织图瓷板。“耕图”描绘了“插秧”“一耘”“二耘”“三耘”“灌溉”五事;“织图”则描绘了“祀谢”“纬”“织”“络丝”“经”五事,都描绘得生动形象,引来很多人驻足观看。

中国自古以农为本,我国古代为劝课农桑,引导人们从事农业生产的图像,从先秦时期器物上的纹饰,到汉魏晋时期的画像砖石,再到唐代的石窟壁画等,都能见到。发展到后来就出现了《耕织图》,诉说着农业大国的古往今来,展示了我国悠长绵延的历史和灿烂辉煌的农业文明。

农事,离不开农时,也就是一年十二个月与二十四节气。

在展览中,有一套五彩十二月花卉图题诗句杯。12只杯子上,分别描绘代表12个月中某月的花卉,另一面题写与花卉相对应的诗句,诗句大都取自《全唐诗》收录的作品。从这套五彩杯,我们可以看到古人对时令和节气的重视。

节气,作为中国人特有的时间知识体系,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是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时令、节气,至今依然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2016年11月,我们的二十四节气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镌刻着家国万代的文化基因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蕴涵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天下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对和平、和睦、和谐理念的追求与传承,融汇进奔涌不息的民族血液中,镌刻于家国万代的文化基因里,奠定了中华文明绵延不绝的精神基础。

在以“万邦协和”为主题的展出单元,我们可以看到将西汉张骞墓封泥、唐代文书等反映中华文化开枝散叶的众多珍贵物证,与丝织品、驼马俑和胡人俑等串连,阐述了丝绸之路的开辟与畅通对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意义。

晚唐五代时期著名词人李珣有一首《定风波》:“志在烟霞慕隐沦,功成归看五湖春。一叶舟中吟复醉,云水,此时方识自由身。”李珣,听上去完全是中国人的名字,而实际上他是波斯后裔,他的祖上就是波斯王子卑路斯

公元642年,波斯萨珊王朝被大食击败,立国四百年的王朝瓦解。波斯王子卑路斯带领余部沿着丝绸之路经过24年的颠沛流离,终于到达长安

深知聚散离合之苦的卑路斯,在长安与族人一起安定下来,开始了融入唐朝社会和生活的进程。安史之乱后,波斯王室部分成员迁到四川,李珣就是这个家族的后裔。

这段历史,回顾起来令人感慨万千。历史,就是在这样的辗转起伏中不断向前。正如王昌龄送柴侍御》中两句脍炙人口的诗所写:“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和”与“合”贯穿中华历史时空,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合”之本义,为同心和睦、音声相应或阴阳调和。天地合和,生之大经,于是有“万物各得其和以生”的宇宙之和;“礼之用,和为贵”的天下之和;“养之以德则民合”的社会之和;“与人和者,谓之人乐”的道德之和。

“和”“合”与共,“和”“合”相生,汇聚成九万里神州惠风和畅,五千年文明礼乐和平。(穆铎)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55329918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lnskfag.cn/96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