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晋鞌之战原文及翻译及注释(齐晋鞌之战原文及翻译注音版)

古文欣赏齐国佐不辱命这是《古文观止》取自《左传》的一篇文章。齐晋鞌之战,齐败,晋追击。齐要求讲和,晋提出苛刻条件,齐使者国佐不辱使命,据理驳斥。并说出齐国在没办法的情况下会背城一战。使晋知难而退。译文晋军追赶齐军,从丘舆入齐境,攻打马陉。

古文欣赏

齐国佐不辱命

这是《古文观止》取自《左传》的一篇文章。齐晋鞌之战,齐败,晋追击。齐要求讲和,晋提出苛刻条件,齐使者国佐不辱使命,据理驳斥。并说出齐国在没办法的情况下会背城一战。使晋知难而退。

译文

晋军追赶齐军,从丘舆入齐境,攻打马陉。  齐顷公派宾媚人将纪国的甗、玉磐和土地给晋,请求讲和。如果不允许,就任凭晋国人便好。

 宾媚人送上礼物,晋人不答应,说:“必须拿萧同叔子做人质,并且把齐国境内的田亩及道路沟渠全部改为东西向。”宾媚人回答说:“萧同叔子不是别人,是我国君的母亲。如果以对等相待,也就是晋国国君的母亲。您向诸将宣布重大命令,说必须用他的母亲当人质才可为凭信,这符合先王孝治天下的遗命吗?这是以不孝来教导人。《诗》说:‘孝子之孝心无穷无尽,永远赐福和感化着你的同类。’如果以不孝来号令诸侯,恐怕不是以孝道来施恩与感化同类吧?先王划定天下的疆界和田地垄亩,是观察土地适宜种植什么,使得到合理安排,所以《诗》上说:‘我划定疆界和垄亩,有些是南北向,有些是东西向。’现在您替诸侯来划分疆域和田地垄亩,却说全部都得改为东西向,只顾有利于您的战车出入,不顾土地是否适宜,恐怕不是先王的遗命吧?违反先王之命令就是不义,怎么做诸侯的领袖?晋国的确有过错。四王本来可以成就王业,树立德行实现诸侯的共同愿望。五伯成就霸业时,安抚诸侯,奉行天子的命令。现在您却谋求会合诸侯,以满足无止境的贪欲。《诗》上说:‘施政宽和,百福聚集。’您不讲宽和而先抛弃百福,这对诸侯有什么损害呢?如果您不答应讲和,我国国君命令使臣,已有言辞在先了,说:‘您率领贵国的军队屈尊我国,我国将以微薄疲惫的军队来和您周旋。由于畏惧您的威严,我军遭到了挫败。如果您能施以恩惠,肯赐福齐国,不灭亡齐国,使两国继续友好,那先君留下的甗、磬、土地,都不敢吝惜。您一定不答应讲和的话,我们只好收集好残余部队,在城下决一死战。’如果敝国倘若赢了,仍会跟随于您。如果不幸战败,那怎还敢不唯命是从呢!”

原文

晋师从齐师,入自丘舆,击马陉。齐侯使宾媚人赂以纪甗、玉磬与地。不可,则听客之所为。

 宾媚人致赂,晋人不可,曰:“必以肖同叔子为质,而使齐之封内尽东其亩。”对曰:“肖同叔子非他,寡君之母也;若以匹敌,则亦晋君之母也。吾子布大命于诸侯,而曰必质其母以为信,其若王命何?且是以不孝令也。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若以不孝令于诸侯,其无乃非德类也乎?先王疆理天下,物土之宜,而布其利。故诗曰:‘我疆我理,南东其亩。’今吾子疆理诸侯,而曰‘尽东其亩’而已;唯吾子戎车是利,无顾土宜,其无乃非先王之命也乎?反先王则不义,何以为盟主?其晋实有阙。四王之王也,树德而济同欲焉;五伯之霸也,勤而抚之,以役王命;今吾子求合诸侯,以逞无疆之欲。诗曰:‘布政优优,百禄是遒。’子实不优,而弃百禄,诸侯何害焉?不然,寡君之命使臣,则有辞矣。曰:‘子以君师辱于敝邑,不腆敝赋,以犒从者;畏君之震,师徒桡败。吾子惠徼齐国之福,不泯其社稷,使继旧好,唯是先君之敝器、土地不敢爱。子又不许,请收合余烬,背城借一。’敝邑之幸,亦云从也;况其不幸,敢不唯命是听!”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55329918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lnskfag.cn/74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