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评价朱棣,该怎样评论明成祖朱棣

大家好,康熙评价朱棣相信很多的网友都不是很明白,包括该怎样评论明成祖朱棣也是一样,不过没有关系,接下来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康熙评价朱棣和该怎样评论明成祖朱棣的一些知识点,大家可以关注收藏,免得下次来找不到哦

大家好,康熙评价朱棣相信很多的网友都不是很明白,包括该怎样评论明成祖朱棣也是一样,不过没有关系,接下来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康熙评价朱棣和该怎样评论明成祖朱棣的一些知识点,大家可以关注收藏,免得下次来找不到哦,下面我们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永乐大帝和康熙大帝谁更厉害
  2. 朱棣和康熙谁更厉害
  3. 朱棣是明朝一代明君么
  4. 这首诗《清风颂.康熙》是对康熙真实客观的评价吗
  5. 该怎样评论明成祖朱棣

永乐大帝和康熙大帝谁更厉害

你好,永乐完胜康熙。

朱棣起兵夺取天下,看过程几乎是个奇迹。明代在当时世界毕竟是绝对的强国,康熙呢?他被吴三桂揍的发慌,尼布楚条约,同时期的彼得大帝才是了不起的人物,俄罗斯各方面基础差中国太多了,然后呢,因为有了彼得大帝,人家吊打你中国,好歹人家玩火器和海船了,顺带说一句康熙死了几十年,美国建国了。

永乐的几点功绩都表现了当时强大的国力。

1,《永乐大典》初名《文献大成》。明永乐元年(1403年)七月,明成祖朱棣命解缙、姚广孝、王景、邹辑等人纂修大型类书,永乐二年(1404年)十一月编成《文献大成》。

《永乐大典》是我国古代编纂的一部大型类书,收录入《永乐大典》的图书均未删未改,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是中国古代最大的百科全书。《永乐大典》收录古代重要典籍至七八千种之多,上至先秦,下达明初,这在当时真可以说是“包括宇宙之广大,统会古今之异同”。宋元以前的佚文秘典,多得藉以保存流传。收录的内容包括:经、史、子、集、释庄、道经、戏剧、平话、工技、农艺、医卜、文学等,无所不包。所辑录书籍,一字不易,悉照原著整部、整篇、或整段分别编入,这就更加提高了保存资料的文献价值。全书体例“用韵以统字,用字以系事”,检索非常方便。

《永乐大典》是我国古代编纂的一部大型类书,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全书正文22877卷,目录60卷,装成11095册,总字数约3.7亿字。书中保存了我国上自先秦,宋元以后的佚文秘典,下迄明初的各种典籍资料达8000余种,是中国古代最大的百科全书。

2、郑和下西洋

1405年7月11日(明永乐三年),明成祖命郑和率领庞大的二百四十多艘海船、二万七千四百名船员组成的船队远航,访问了30多个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国家和地区,加深了中国同东南亚、东非的友好关系。每次都由苏州刘家港出发,一直到1433年(明宣德八年),他一共远航了有八次之多。最后一次,宣德八年四月回程到古里时,在船上因病过逝。民间故事《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将他的旅行探险称之为三宝太监下西洋。

郑和曾到达过爪哇、苏门答腊、苏禄、彭亨、真腊、古里、暹罗、阿丹、天方、左法尔、忽鲁谟斯、木骨都束等三十多个国家,最远曾达非洲东岸,红海、麦加,并有可能到过澳大利亚。郑和在公元1414年(永乐十二年)由非洲带来长颈鹿。沈度《瑞应麒麟颂》的附图,由明宫廷画师所绘。

下‘西洋’的定义:明朝初期以婆罗(Borneo)文莱为界,以东称为东洋,以西称为西洋,故过去所称南海、西南海之处,明朝称为东洋、西洋,且暹罗湾之海,称为涨海。

3、改革吏治

明太祖朱元璋时,由于废除了丞相制度,皇帝直接领导六部,事无巨细都要皇帝亲自处理,所以皇帝非常累。明成祖时期,完善了文官制度,在朝廷中逐渐形成了后来内阁制度的雏形。这个内阁制度后来被西方国家所效仿。

朱棣和康熙谁更厉害

明朝的永乐皇帝成祖朱棣和清朝的康熙皇帝爱新觉罗玄烨,都是属于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皇帝。

如果要对比朱棣和康熙谁更厉害,那么就要看二者到底哪个功绩更加突出呢?

我们来对比一下:

疆域面积对比

明朝:997万平方公里(永乐年间)。

清朝:1316万平方公里(1759年)。

查询的准确数据可以看出明朝疆域面积基本和现代差不多,但是整体的疆域结构却大不相同。而清朝则远远超过了明朝的国土面积,但是仍然比现在的俄罗斯面积小了不少。

清朝胜

人口对比:

明朝人口在十七世纪初的时候是近两亿的。

而清朝在1851年的人口为4.36亿人。

可能是由于面积或是时代发展等原因,很多外来藩物成为了主要农作物提高了口粮的生产,故而人口基数大为增加。

在人口比对方面也是清朝胜。

经济对比:

明朝在公元1600年的时候GDP总量为960亿美元,人均GDP为600美元。

而清朝在1820年时GDP总量为2286亿美元,而人均GDP仍然和明朝一样都是600美元。

也就是说发展了200余年,而清朝的人均生活水平仍然和明朝差不多。但是考虑清朝疆域面积扩大包含大量条件恶劣的高寒之地,产出匮乏,会造成人均GDP的拉低。

判定明清经济水平相差不大。

军事实力对比:

由于明清两代战术理念的不同,导致了军事模式差异较大。

明朝发家是农民起义军,但是后期发展了较为强大的军事武装,而且明朝科技融于军民生活中,军队中火器利用率极高,海军等军事组成在世界范围内都属于战斗力排名靠前的。

而清朝发家于游牧草原,极其恶劣的生存环境培养了他们骁勇善战的品质,可以说单兵作战尤其是骑兵实力远超于明朝,而且多尔衮等军事家的作战理念要优于明朝。

但是时代在发展,逆流而行的清朝注重骑兵和冷兵器,注定要备列强欺凌。

判定明朝胜。

但是明朝也存在皇帝不努力,文官、宦官把持朝政,军事管理涣散,战术思想陈旧等等问题。那么朱棣和玄烨哪个更厉害?明成祖和清圣祖的功绩对比,到底是永乐皇帝厉害还是康熙皇帝?我就不必去得罪这个人,读者从各个方面的对比中就能够得到答案了。

朱棣是明朝一代明君么

朱棣上台应该感谢他的父亲朱元璋,虽然朱元璋没有让他就位,而是让他的侄儿朱允炆“隔代”做了皇帝。

朱元璋在选定太子之位时,朱棣前面的三个哥哥都死去,按道理,他这个第四子应该“顺位”的,但是,朱元璋却把太子之位给了长孙朱允炆。朱棣非常愤怒。那为什么还要说朱棣应该感谢朱元璋呢?因为,正是朱元璋在位时大肆斩杀“开国功臣”(主要是异姓王),让朱棣的藩王(燕王)地位做大,以至朱允炆“削藩”时,无再多的功臣战将可用,朱棣得以“靖难”“清君侧”,一举将朱允炆集团势力扫进历史的火炉,灰飞烟灭。

(明成祖朱棣)

朱棣上位,总算没有像李世民那样,将侄儿建文帝朱允炆(死于自焚)往下一脉斩尽杀绝,而且先安慰后打压。但是,分析朱棣是不是明君,还得看他在位时是否实行开明的政策,他对历史的贡献如何。

先看他施行的政策。朱棣一上台,开始推行的,叫“拨乱反正”,不是政策的政策。凡是建文帝实行的政策,全部推翻;凡是太祖朱元璋施行的,全部恢复。似乎是在为自己“正名”,但执行起来,总算好操作,政策很快也就理顺了。

接着,他在原有的政策基础了,开始了自己的所谓施政。明朝真正的“严苛暴政”自他开始。首先,加强皇权,强化君主专制,实行残酷统治。对建文帝时期的重臣毫不手软,一概诛戮,甚至株连。株连之举,他是开了明朝最残酷的先例。方孝孺被“株连十族”,历史之“最”;练子宁之死,弃市者一百五十余人;司中之诛,姻族从死者八十余人;等等,不胜枚举。再削藩,诸王势力大幅减弱,藩王都“成不了气候”。对建文帝诸子先是安抚,委以藩王,后全部削为庶人。恢复洪武时废除的锦衣卫,厂卫合势,官员自危。

(郑和下西洋)

接着,迁都北京。北平本就是朱棣做燕王时的兴王之地,迁都北平,不仅可以加强自身皇权地位,更可以有力抗击蒙古,完成全国真正统一之势。应天府南京只是作为辅都。永乐十九年(1421年)正式迁都北京。再接着,就是加强思想文化建设和对外交流。编纂《永乐大典》,该典被称为“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郑和七下西洋,便是壮举。与西方殖民势力枪炮政策开路相比,郑和下西洋,开创了中外友好交往的历史。

最后,五征蒙古。朱棣从做燕王起,就与蒙古势力相抗衡,誓要铲除。蒙古割据,不除何以统一?但第五次亲征时,朱棣却死于回师的途中。他被葬于长陵,庙号太宗。明世宗嘉靖时改为明成祖。

(远征蒙古)

我们再来看看他在历史上的贡献如何。朱棣为什么被称为“永乐大帝”呢?可能是基于他的三大政绩的缘故:迁都北京;郑和下西洋;五征蒙古。朱棣对历史是有贡献的。在他统治时期,明朝应该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有阿拉伯帝国的存在,同时期的唐朝都不一定是世界最强国家)。但是,我们不能因为朱棣对历史做出的贡献,就忘了他统治时期的至暗年代。明朝真正的“苛政”,很多都是从永乐开始的,从而让明朝在历史上的统治名声不太好。

所以笔者宁愿称朱棣为“永乐大帝”,也不愿意称他为明君。@头条历史@今日头条文化频道@头条读书会@美文

这首诗《清风颂.康熙》是对康熙真实客观的评价吗

若谈其是否真实客观的评价,让我们先看看这首诗:

清风主中国,明月落西山。

少年之天子,智擒老鳌拜。

平定三藩王,收复台湾岛。

多伦大阅兵,满蒙会盟约。

三征葛尔丹,击败准葛尔。

驱逐沙俄国,驻军乌思藏。

测绘皇舆图,治理黄河患。

编撰文字点,古今图书成。

永不加赋税,百姓奔小康。

六次下江南,巡游南北方。

开疆拓土大,文字武功盛。

全篇的歌功颂德,看上去很厉害似的,其实并不尽然。首先,康熙在位的时间约60年,前20年天下还不太平,而后10年腐败严重,还有30年,也非当今广告说的“大家好才是真的好”。汉满毕竟是两个民族,少数满人占统治地位,汉满一定互存芥蒂,所谓的满汉一家,好像很搞民族大团结似的,实际上清代汉人和满人的地位根本就不平等,试想,一个国家,绝大多数人在自己祖祖辈辈生活的土地上只能当个二等公民,这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状况,想想也好不到那去,到这不得不说文字狱了,汉人统治时也有,但不会有清朝时那么多。原因很简单,汉人有的文字狱满人都有,满人有的汉人却未必有,因为汉人统治时统治者和被统治者是一个民族的(少数民族由于人数少,暂忽略),民族问题不大,比如“清风不识字”,在汉人统治时就不会发生。关于清朝的武功(与文治相对),平三藩,平台,平蒙古,打败俄罗斯,个人认为,吴三桂是两面不是人,降清又反清,忍辱负重也不算,一点形像也没有,怎能服众而成功?平台湾也没什么的,明末郑成功率明朝残部都能完成的事。蒙古,辉煌期已过,在明朝二百多年的打压后已不够成威胁了,倒被康熙捡了个大便宜。与俄罗斯一战,如同中法之战,虽胜犹败,胜了一点好处都没有,反而是外兴安岭已外尽归俄国,没打前那还是无主之地吧,离我们那么近,不算我们的领土那也是我们的势力范围啊,打了之后……再后来,我们在日本海连个出海口都没了。清朝是离我们最近的朝代,史记是保留的最多最全的,就皇帝下江南、巡南北来说吧,哪次不是护卫随从过万?简直是劳民伤财。非电视剧里拍的微服私访那般。不过总的来说,清代皇帝包括康熙还是比较勤政的,这一点是明朝皇帝不能比的,但他们的归属感不够强啊!总想着万一如何如何就回关外去,所以后来割地赔款似乎也不怎么心疼。始信若换了汉人统治兴许会好点。最后不得不佩服毛主席的:“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历史已无法更改,汉人也好,满人也罢,或是其他族的,就让我们用新的光荣去洗刷旧的耻辱吧!

该怎样评论明成祖朱棣

朱棣在战火中出生,12岁受封藩王,年少跟随名将李文忠出征,经过战火的历练,迅速成为一个合格的军事家;21岁就藩北京,代替功臣,替大明镇守北部边疆,抵御蒙古铁骑;首次带兵出征,不费一兵一卒,收服元朝太尉乃儿不花;后又生擒北元大将索林帖木儿;终因建文帝削藩,率领800家将发动“靖难”之役,四年后夺得帝位;在位期间,五次亲征蒙古,追击蒙古残余,缓解对明朝北疆的威胁,为大明盛世奠定基础;

朱棣雄才大略,不逊于朱元璋,军事才能不低了开国名将;一生征战无数,可谓战火中而生,征途中而亡;登基后知人善任,文治武功,重视文化典集,编撰《永乐大典》,疏通大运河,迁都北京,遣郑和七下西洋,互通经贸往来;对外远征漠北,兵讨安南(现越南),开疆扩土,四海臣服,国土之广,远超汉唐;在位时,恭行节俭,励精图治,体察民情,国泰民安,国家繁荣昌盛,受封入供达三十之国,史称“永乐盛世”;但因倒行逆施,杀戮太重,阴谋诡计,于德有亏;

总结,朱棣不是一个好人,但绝对是一个好皇帝!你觉得呢?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55329918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lnskfag.cn/393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