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中悍刀行》中小人屠陈芝豹,在北凉可以说是一人之上,万人之下。徐骁在世的时候,陈芝豹这个北凉都护,是当之无愧的二把手。世子徐凤年只是一个纨绔子弟,军中完全没有人支持他。由此,很多人就觉着陈芝豹那必然是党羽遍布北凉,三十万铁骑,是不是一大半都能算是陈芝豹的人?实际上,大家都没有看清陈芝豹,这个姓陈,但是名为芝豹音为知报的人。陈芝豹在北凉的权势很大,拥护者是很多,但是他
《雪中悍刀行》中小人屠陈芝豹,在北凉可以说是一人之上,万人之下。徐骁在世的时候,陈芝豹这个北凉都护,是当之无愧的二把手。世子徐凤年只是一个纨绔子弟,军中完全没有人支持他。

由此,很多人就觉着陈芝豹那必然是党羽遍布北凉,三十万铁骑,是不是一大半都能算是陈芝豹的人?
实际上,大家都没有看清陈芝豹,这个姓陈,但是名为芝豹音为知报的人。

陈芝豹在北凉的权势很大,拥护者是很多,但是他的朋友和知己却并不多,尤其是真正的至交,谁也没有想到是徐骁六大义子中那个最老实最憨厚的存在。
北凉王的扛纛者——齐当国。
毕竟,北凉王徐骁的六大义子中,要说绝顶聪明,陈芝豹是第一,最老实也最没有存在感的却是齐当国。

这就让人很不解了。
齐当国,武功境界并不高,带兵打仗也并不出彩,有的只是力气大,是整个北凉铁骑中气力最盛的人。最主要的功劳,也是苦劳,就是给北凉王扛着徐字大旗,即使兵败如山倒,但是旗子却不能倒。

比起其他的五个义子,齐当国最为平凡,只是不平庸罢了。带兵打仗运筹帷幄比不过陈芝豹,冲锋陷阵比不过袁左宗,计谋智力比不过褚禄山,甚至姚简也是有自己的堪舆绝学,论儒雅风采正大阳谋,比不上叶熙真。

整个春秋大战,北凉王其他的五个义子都是立下了大功劳,有陈芝豹打败西楚兵圣,袁左宗赢了妃子坟,褚禄山也是千骑开蜀,叶熙真和姚简也各有千秋。
齐当国,就像是一个老黄牛,一直默默耕耘。
六个义子中,官职最小的是齐当国,不是他不能打仗,主要是为徐凤年,只要是世子闯祸或者被欺负了,那么必然是齐当国帮忙背锅或者带人找回场子。于是,军功就一再抵消,他也就一降再降。

褚禄山和袁左宗也是把徐凤年当作弟弟,但是要说亲近还是齐当国,完全是亲弟弟。
重情义,又不结党营私,还没有心眼,对于其他的义子,那也是亲作兄弟,不管其他人是怎么看的,齐当国是真拿他们当兄弟。
但是其他的人就不一定是这么想的了,陈芝豹却是例外。
齐当国可能都没有想到,为什么陈芝豹会当他做兄弟,真正地认了这个兄弟。

离阳初定,皇帝极力拉拢陈芝豹,本来小人屠要离开北凉,毕竟去京城才是真的有远大前途,谁都没有拦着,或许是谁也拦不住。但是齐当国做到了,他独自找到陈芝豹,就是说你要离开徐家军,以后我就不再当你是兄弟了。
然后,陈芝豹就真的留下来了。

一直到北凉王去世,陈芝豹才是真的要走了,走之前的晚上,主动找了齐当国,喝完酒之后的齐当国说希望陈芝豹不要和北凉为敌,只要不和北凉为敌,以后还是兄弟。
陈芝豹应该是真的听进去了,毕竟自始至终,陈芝豹就没有真正和北凉为敌,以至于最后,最危险的时候,还是他回来解了北凉之围,放弃了天下大业。
自古扛着主帅大旗的人,往往是众矢之的,很少能够有好的结局。
齐当国的结局,可以说是最悲凉的。
第一次凉莽大战,齐当国其实没有出多少力,毕竟没有动用重甲铁骑,第二次凉莽大战,齐当国带领六千铁浮屠杀向了龙眼儿平原。

虽然是大败柔然铁骑,可是齐当国毕竟是普通武夫,面对大宗师级别的洪敬岩,丝毫没有还手之力。
只是一掌,看起来轻飘飘的一掌,就被拍死了。
完全是真正的以死当国。
徐凤年奔袭千里,终究是迟了一步,而陈芝豹也是独自一人一马,手持梅子酒赶来救援。
可惜,都迟了。
陈芝豹也质问徐凤年,有三十万大军,为什么连一个齐当国都护不住,为什么作为武道大宗师,却连一个人都救不下来?

为什么陈芝豹会把齐当国当最好的兄弟,还是他们的性格很像吧,再者齐当国是真正的至真至诚。
齐当国,真的是让人动容,尤其是最后死死拽住徐凤年不让报仇,尤其是徐凤年和陈芝豹都奔袭千里,只为救下他。

感觉秦卫东很适合齐当国这个角色,希望下一季,可以出现。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lnskfag.cn/34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