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艺术特色 《儒林外史》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来刻画严监生这个人物形象

老铁们,大家好,相信还有很多朋友对于儒林外史艺术特色和《儒林外史》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来刻画严监生这个人物形象的相关问题不太懂,没关系,今天就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分享儒林外史艺术特色以及《儒林外史》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来刻画严监生这个人物形象的问题,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选择周静的角度来赏析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儒林外

老铁们,大家好,相信还有很多朋友对于儒林外史艺术特色和《儒林外史》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来刻画严监生这个人物形象的相关问题不太懂,没关系,今天就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分享儒林外史艺术特色以及《儒林外史》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来刻画严监生这个人物形象的问题,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选择周静的角度来赏析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

儒林外史》是我国古典长篇小说讽刺艺术的高峰,其讽刺艺术手法主要表现为,善于选择富有特征性的细节,编织戏剧性的情节,运用人物语言描写和夸张、对比的手法来刻画人物性格,揭示科举制度的罪恶本质,以达到讽刺效果.

儒林外史中作者是怎样运用讽刺手法来看画人物形象

《儒林外史》是我国古典长篇小说讽刺艺术的高峰,其讽刺艺术手法主要表现为,善于选择富有特征性的细节,编织戏剧性的情节,运用人物语言描写和夸张、对比的手法来刻画人物性格,揭示科举制度的罪恶本质,以达到讽刺效果.

《儒林外史》,长篇小说,清代吴敬梓作。五十六回。成书于1749年(乾隆十四年)或稍前,先以抄本传世,初刻于1803年(嘉庆八年)。以写实主义描绘各类人士对于“功名富贵”的不同表现,一方面真实的揭示人性被腐蚀的过程和原因,从而对当时吏治的腐败、科举的弊端礼教的虚伪等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和嘲讽;一方面热情地歌颂了少数人物以坚持自我的方式所作的对于人性的守护,从而寄寓了作者的理想。白话的运用已趋纯熟自如,人物性格的刻画也颇为深入细腻,尤其是采用高超的讽刺手法,使该书成为中国古典讽刺文学的佳作。该书代表着中国古代讽刺小说的高峰,它开创了以小说直接评价现实生活的范例。

《儒林外史》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来刻画严监生这个人物形象

这段文字用夸张的艺术手法来刻画严监生这个人物形象。采用夸张的艺术手法,极具讽刺意味,入木三分地刻画了严监生这个嗜财胜命、极度吝啬的人物形象。

儒林外史第一章艺术手法

《儒林外史》第一章最突出的艺术手法就是:通过故事情节的前后对比来达到讽刺效果。

如匡超人在遇见马二先生时毕恭毕敬与他在牛布衣和冯琢庵面前说马二先生的选本是“理法有余,才气不足”形成鲜明对比,具有讽刺效果;

再如潘三虽然是一个市井无赖,但是对于匡超人还是很讲朋友义气的,当潘三身陷囹圄而匡超人有探视机会的时候,匡超人却托辞不去探视,形成鲜明的对比,讽刺了他的虚伪无情。

儒林外史严监生描写方法

描写方法

1、用夸张的艺术手法来刻画严监生这个人物形象。采用夸张的艺术手法,极具讽刺意味,入木三分地刻画了严监生抠门吝啬、嗜财胜命、极度吝啬、金钱的奴隶、守财奴的人物形象。

作者简介

2、吴敬梓(1701年-1754年12月11日),字敏轩,一字文木,号粒民,安徽省滁州市全椒县人。清代小说家。因家有“文木山房”,所以晚年自称“文木老人”,又因自家乡安徽滁州全椒县移至江苏南京秦淮河畔,故又称“秦淮寓客”(现存吴敬梓手写《兰亭序》中盖有印章:“全椒吴敬梓号粒民印”)。

儒林外史第三章艺术手法

儒林外史第三回是章回体,对比,讽刺,夸张的写作手法。周进凭着监生的资格竟考中了举人。顷刻之间,不是亲的也来认亲,不是朋友的也来认做朋友,连他教过书的学堂居然也供奉起了“周太老爷”的“长生牌”。

过了几年,他又中了进士,升为御史,被指派为广东学道。在广州,周进发现了范进。为了照顾这个54岁的老童生,他把范进的卷子反复看了三遍,终于发现那是一字一珠的天地间最好的文章,于是将范进取为秀才。

过后不久,范进又去应考,中了举人。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55329918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lnskfag.cn/279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