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史名家精讲#刺客黄平子《刺客列传》所传刺客者凡六,曰曹沫、曰专诸、曰豫让、曰聂政、曰荆轲、曰高渐离。然太史公卷末云:“自曹沫至荆轲五人。”高渐离亦刺秦皇,独不得司马公之誉。不知为何。又有荆轲者,全不合刺客信条。太史公颇青睐之。岂荆轲之事近,传之者详
刺客
黄平子
《刺客列传》所传刺客者凡六,曰曹沫、曰专诸、曰豫让、曰聂政、曰荆轲、曰高渐离。然太史公卷末云:“自曹沫至荆轲五人。”高渐离亦刺秦皇,独不得司马公之誉。不知为何。又有荆轲者,全不合刺客信条。太史公颇青睐之。岂荆轲之事近,传之者详乎?
因摘《刺客列传》字句,概叙六刺客之事于后。
曹沫者,鲁人也,以勇力事鲁庄公。曹沫为鲁将,与齐战,三败北。齐桓公许与会于柯而盟。曹沫执匕首劫齐桓公。曹沫三战所亡地尽复予鲁。
专诸者,吴堂邑人也。伍子胥知公子光欲杀吴王僚,乃进专诸于公子光。(光)具酒请王僚。使专诸置匕首鱼炙之腹中而进之。专诸擘鱼,因以匕首刺王僚,王僚立死。左右亦杀专诸。
豫让者,晋人也。智伯甚尊宠之。赵襄子与韩、魏合谋灭智伯。而后三分其地。赵襄子最怨智伯,漆其头以为饮具。豫让遁逃山中,曰:“是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我必为报仇而死,以报智伯。”(豫让)乃变名姓为型人,入宫涂厕,欲以刺襄子。襄子如厕,心动,执问涂厕之刑人,则豫让。左右欲诛之。襄子曰:“彼义人也,吾谨避之耳。”卒释去之。居顷之,豫让又漆身为厉,吞炭为哑。伏于所当过之桥下。襄子至桥,马惊。(襄子)使兵围之。豫让曰:“愿请君之衣而击之焉,以致报仇之意。”于是襄子大义之,乃使使衣与豫让。豫让拔剑三跃而击之。遂伏剑自杀。
聂政者,轵深井里人也。严仲子奉黄金百溢,为聂政母寿。聂政竟不肯受。聂政母死,见严仲子。严仲子具告。(聂政)杖剑至韩,韩相侠累方坐府上,持兵戟而卫侍者甚众。聂政直入,上阶刺杀韩累。所击杀者数十人,因自皮面决眼,自屠出肠,逐以死。韩取聂政尸暴于市。政姊荣闻,曰:“此轵深井里所谓聂政者也。”:(又)曰:“妾其奈何畏殁身之诛,终灭贤弟之名!”乃大呼天者三,卒於邑悲哀而死政之旁。
荆轲者,卫人也。其先乃齐人,徙于卫,卫人谓之庆卿。而之燕,燕人谓之荆卿。荆卿好读书击剑,以术说卫元君,卫元君不用。荆轲尝游过榆次,与盖聂论剑,盖聂怒而目之。荆轲出,驾而去榆次。盖聂曰:“固去也,吾曩者目摄之。”荆轲游于邯郸,鲁句践与荆轲博,争道,鲁句践怒而叱之,荆轲嘿而逃去。荆轲之燕,爱燕之狗屠及善击筑者高渐离。荆轲嗜酒,然其为人深沉好书。燕之处田光先生亦善待之,(荐之于燕太子丹)。(田光)因遂自刎而死。太子曰:“以为诚得天下之勇士使于秦,若曹沫之与齐桓公,则大善矣;则不可,因而刺杀之。”荆轲曰:“臣驽下,恐不足任使。”太子前顿首,固请毋让,尊荆卿为上卿,舍上舍。太子日造门下,供太牢具,异物间进,车骑美女恣荆轲所欲,以顺适其意。荆轲曰:“诚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奉献秦王,臣乃得有以报。”于是太子豫求天下之利首,得赵徐夫人匕首,使工以药淬之,以试人,血濡缕,人无不立死者。乃令秦舞阳为副。荆轲有所待,欲与俱。太子迟之,疑其改悔。荆轲怒遂发。至易水之上,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遂至秦,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舞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秦舞阳色变振恐。秦王谓轲曰:“取舞阳所持地图。”轲既取图奏之秦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揕之。袖绝。荆轲逐秦王,秦王环柱而走。而以手共搏之。是时侍医夏无且以所奉药囊提荆轲也。(秦王)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荆轲废,乃引其匕首以掷秦王,不中。秦王复击轲,轲被八创。轲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以欲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于是秦王怒,召王翦军以伐燕。
(燕灭,)高渐离变名姓为人庸保,匿作于宋子。宋子传客之。闻于秦始皇。秦始皇惜其善击筑,重赦之,乃矐其目。使击筑。高渐离乃以铅置筑中,复进得近,举筑朴秦始皇,不中。于是遂诛高渐离。
司马公之《史记》,实不愧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吾随手摘引,竟自成篇!
《史记·刺客列传》讲了六位刺客的故事:曹沫劫齐桓公,专诸刺吴王僚,豫让刺赵襄子,聂政刺韩相侠累,荆轲刺秦王,高渐离次刺秦皇。
司马公认可了前五位刺客,而忽视了排在最后的高渐离,不知道是为什么?六位刺客的事迹是按时间顺序写的。太史公在《列传》结尾写道:“自曹沫至荆轲五人,此其义或成或不成,然其立意较然,不欺其志,名垂后世,岂妄也哉!”
六位刺客,有三成有三不成。三成者:曹沫劫齐桓公,专诸刺吴王僚,聂政刺韩相侠累。三不成者:豫让刺赵襄子,荆轲刺秦王,高渐离次刺秦皇。太史公应不是以成败排除高渐离的。
六位刺客中,最不像刺客的是曹沫。刺客刺客,关键在一个“刺”字!刺客应以杀人为要。曹沫利用齐桓公和鲁庄公会盟的机会,用匕首劫持齐桓公,令其归还鲁国被侵略的土地。他的行为算绑架而不算刺杀。他也只能算绑匪而不能算刺客。鲁国这些土地,是他打了三次败战丢的!战场上打不过齐国,使个阴招夺回来!这就是曹沫!曹沫玩阴招,桓公很生气:我也玩个阴的,老子反悔!行不?关键时刻,管仲说:算了吧!我们说话,要算数!我们不能跟着小人做小人!太史公要踢刺客,我认为第一个要踢曹沫。
六刺客中,最牛的要数聂政。曹沫劫持齐桓公成功,是巧妙地利用了会盟。专诸刺杀吴王僚成功,是巧扮仆人进菜献鱼。聂政刺杀侠累,只身入韩。光天化日之下,面对森严戒备,长驱直入相府。刺侠累如探囊取物!还捎带干掉了十几个侍卫!
六刺客中,为义而刺的有三位:豫让、聂政、高渐离。
豫让刺杀韩襄子,是为了替智伯报仇。韩襄子杀了智伯的人,分了智伯的地,还拿智伯的头漆了作饮具。(韩襄子真恶心人啊,为什么不拿智伯的头漆了当夜壶呢?)智伯曾经以国士之礼待豫让。豫让于是誓死要为智伯报仇!
高渐离刺杀秦皇,是因为秦王杀死了荆轲。刺客荆轲,是高渐离的好基友。司马公说:“荆轲既至燕,爱燕之狗屠及善击筑者高渐离。”荆轲和高渐离,喝酒,吃肉,击筑,唱歌。相乐相泣,“旁若无人”。高渐离的筑击得是极好的。荆轲的歌也是唱得极好的。“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是两个人的绝唱。秦皇也赏识高渐离,还赦了他的死罪。让高渐离击筑。高渐离用灌了铅的筑朴击秦皇。手握见血封喉天下利刃的荆轲都不能奈秦王何。被马尿熏瞎了眼睛的狗屠高渐离,当然只有死路一条。高渐离和荆轲,好比伯牙和钟子期。荆轲死了,高渐离的人生于是没了价值。高渐离刺秦皇,纯粹找死。
豫让受过智伯的国士之礼。高渐离和荆轲有过知音之遇。聂政呢?他可是没有得过严仲子任何好处啊!严仲子要聂政杀人,送了百多两黄金来给聂政的母亲祝寿。聂政没有要。等到母亲死了,聂政找到严仲子,说:“承蒙您看得起,信得过我这个穷乡僻壤的狗屠。我帮你杀人!”
聂政不仅义而且孝!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聂政曰:“老母在,政身未敢许人也。”老母亲一走,聂政就把自己这一条命送给了严仲子!
聂政不仅孝而且悌!聂政成功刺杀侠累后,为了不让别人认出,连累姐姐,竟然“自皮面决眼,自屠出肠,遂于死。”小时候看电影电视,每每看到小日本切腹自尽的镜头,都要以手掩眼,心里头且敬且畏。在聂政面前,鬼子算个鸟啊!聂大爷自揭面皮!自抠双眼!切腹出肠!多生猛啊!
这里还要赞一下聂政的姐姐!聂政死后,韩王暴其尸于市。姐姐听说了,立马赶到韩国认弟弟!市人说:“韩王出千金悬赏其名姓,你还敢来?”姐姐说:“我怎么能因为怕死而埋没了弟弟的大名!”聂政的姐姐叫聂荣!
郭沫若先生把聂政聂荣两姐妹的事迹写了一个剧本,叫《棠棣之花》。
蒲松龄曰:余读刺客传,而独服膺于轵深井里也。其锐身而报知己也,有豫之义;白昼而屠卿相,有鱄之勇;皮面自刑,不累骨肉,有曹之智。
事母为孝,报严为义,独行为谋,击杀为勇,自刑为智,毁容为悌。有孝!有义!有谋!有勇!有智!有悌!身处困污而不受百金之赐!这就是聂政!蒲松龄先生少说了几点啊。
和聂政一比,荆轲大侠就要钻地缝了!
先说勇。
荆轲勇吗?不!
荆轲好读书击剑,曾以其术说卫元君,但卫元君不用。这里司马公没有明说为何术。据后文看,荆轲所长者是击剑。说卫元君的术,当是剑术。卫元君不用,说明其说不行。
荆轲过榆次,与盖聂论剑。盖聂对他瞪瞪眼。荆轲就吓跑了!
荆轲游邯郸,与鲁句践博弈,发生了争执。鲁句践很生气,大声呵斥他。荆轲吓得屁都不敢放一个,夹着尾巴逃走了。
燕太子丹要刺秦王,燕之处士田光先生推荐了荆轲。深受田光善待和赏识的荆轲,面对“再拜而跪”、“膝行流涕”、“避席顿首”的太子丹,竟然血气全无,说:“我不行啊,恐怕难以完成使命。”
曹沫劫齐桓公是一个人,专诸刺吴王僚是一个,豫让刺赵襄子是一个人,聂政刺韩相侠累是一个人,高渐离刺秦始皇也是一个人。唯独荆轲刺秦王是两个人:一个荆轲,一个燕国勇士秦舞阳!荆轲还想等第三个人,但是太子丹不停地催逼,甚至说要派秦舞阳先去。荆轲气急败坏,怒叱太子一通,只好出发。荆轲的脑袋肯定进多水了。这是事关燕国存亡的机密大事啊,怎么能让一个太子丹都不知道的第三者参与!他也不想想田光是怎么死的。
荆轲刺秦王,不仅有活帮手秦舞阳,更有死帮手樊於期(这位樊将军是被荆轲骗得自杀的);不仅有燕之督亢地图,更有天下之利匕首;不仅有天下之利匕首,更有见血封喉之毒药。
荆轲刺秦王,已经是超级近距离。他左手已经抓住了秦王的衣袖,还是被秦王扯断袖子逃脱了。秦王绕着大殿的柱子跑,荆轲半天追不上。侍医夏无且见机不妙,提药箱子一扔。荆轲缓得一缓,秦王剑已出鞘。一击,断荆轲左腿!荆轲用匕首回掷秦王,还是不中!这么近的距离!秦王再次挥剑,连刺荆轲八处!秦王才算得上是一流剑客啊!
再说义。
荆轲义吗?不。
荆轲是田光推荐给太子丹的。田光为了消除太子的疑虑,也为了激励荆轲,自杀死了。荆轲不为所动。
荆轲见太子丹,太子丹又拜又哭又叩头。荆轲不为所动。
太子丹为了讨好荆轲,尊他位上卿,让他住最好的房子。还每天去看望他,送猪送牛送羊,送车送马送美女,送各种奇珍异宝!
秦将王翦破了赵国。荆轲没有出发的意思。太子丹说::“秦军早晚就要渡过易水,就算我要长久地侍奉您,怎么可能呢!”
樊将军自杀了,督亢地图备好了,最锋利的徐夫人匕首淬上了最毒的药。荆轲还是没有出发的意思。太子丹说:“没有多少时间了!您还有什么想法吗?要不我让秦舞阳先去吧。”荆轲怒骂了太子丹一通之后,终于出发了。
荆轲被被秦王刺伤之后,靠着柱子“箕踞以骂”秦王,非常倨傲无礼。
荆轲最违刺客信条,最让人不耻的,当然是在受伤之后,他竟然出卖了自己的主使者!“事所以不成者,必欲生劫之,必得契约以报太子也。”出卖了主使者还不算,还要为自己的无能找一个借口!于是,秦王很生气,后果很严重:秦王派兵伐燕。燕王派使者斩杀太子丹。“欲献之秦。”太子丹死了,燕国也亡了。
荆轲智吗?不。
出发之前,荆轲想再等一个人。结果遭到太子丹怀疑。荆轲不解释,负气出发。此其一。
订出劫持而不是直接刺杀计划。此其二。从整个过程看,荆轲对秦王先“揕”后“掷”。匕首锋利无比,又见血封喉,怎么看怎么都像是刺杀而不像是要劫持抓人质。荆轲要这么厚颜无耻解释失败,也只好一笑。
刺杀失败,道出主使者。此其三。
不勇不义不智,这就是浪得虚名的荆轲荆大侠。我们都被他的歌蒙蔽了眼睛:“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lnskfag.cn/218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