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663年,朝鲜半岛的白江口海域,如往常一样的风平浪静,日本联合百济共800余艘战船,50000余人,牛气哄哄地向白江口杀来,在江面两军相遇,刘仁轨带领8000人摆开阵势迎战,他把最强的军士摆在两侧,中间的船只诱敌。全力而来的日本战船一头扎进
公元663年,朝鲜半岛的白江口海域,如往常一样的风平浪静,
日本联合百济共800余艘战船,50000余人,牛气哄哄地向白江口杀来,
在江面两军相遇,
刘仁轨带领8000人摆开阵势迎战,他把最强的军士摆在两侧,中间的船只诱敌。
全力而来的日本战船一头扎进了布好的口袋阵型里,中间的船只马上后队。
两侧的军士开始向日本船队进攻,
刘仁轨借用火烧赤壁的计谋用火烧着最前面的日本船,阻其前进,
撤退的军士回头断其归路,两侧的士兵强烈猛攻,收割日军人头,
此时的白江口,火光冲天,尸横遍野,
共烧毁日本战船400余艘,歼敌不计其数,海水全部被血水染红。
……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白江口之战。
是以少胜多的经典案例,也是一边倒的屠杀!
此后一千余年间,东北亚地区的政治、经济与文化格局,基本奠定下来,
1000多年里,日本从不敢再犯过中国海域。

白江口海战
白江口海战的起因
唐朝时期,朝鲜半岛分为三个国家,百济、新罗、高句丽,三国之中实力最强的是高句丽,三个国家都想统一朝鲜半岛,但是都没有单独消灭对方的实力,
同时他们也害怕被对方兼并,便纷纷结交外援。高句丽和百济向日本靠拢,
新罗更亲近唐朝,655年,高句丽联合百济南北夹击新罗,新罗王忙不迭地向唐朝求救,唐高宗出面调停,高句丽和百济占着有日本撑腰,一点面子都不给。
这只是几个小国的纠纷,唐高宗本不想管,也不可能考虑什么唇亡齿寒的事情,这些国家根本对唐朝构不成威胁,但是大唐的颜面不能丢。
苏定方提兵10万,驰援新罗,只用了不到10天的时间,百济王就宣布投降了,苏定方还没来得及看下朝鲜半岛的风光,仗就打完了,班师回朝的时候,留下了一万人驻守新罗,由郎将刘仁愿、刘仁轨率领。
这对唐朝来说够奢侈的了,威震西域数十国的安西都护府都只派了20000人。
看着苏定方撤军而去,被按在地上摩擦的百济和高句丽站起来拍拍身上的灰尘,突然感觉自己又行了。
公元663年8月,百济再次联合日本,准备反扑。
唐军兵分二路,刘仁愿带领陆军,直取周留城,
刘仁轨带领海军,顺锦江而下,奔赴周留城,双方在白江口遭遇,
高仁轨的水军有兵士8000余人,战船170艘,
百济和日本联军有50000余人,战船800余艘,
双方兵力悬殊极大,但是对于当时的唐朝军队来说,从来就不知道逃跑是啥滋味,方圆几百公里,听到大唐军队到来,谁敢叽叽歪歪。
既然遭遇了,摆开阵势,就要硬干。
刘仁轨采取以中示弱,诱敌深入,两侧强攻的战术,
诱敌成功后,前用火攻防其逃,后阻退路防其归,两侧的唐军收割人头,准备一网打尽。
这就是当时唐军的气魄,虽然1个要打6个多,但是有种莫名的自信。
战况如前面描述的一样,这里不多说……
这是一场惨烈的战役,不仅是以少胜多的典型战役,还是一边倒的屠杀。
周留城的日本守军听到了海战失利的消息,等刘仁愿的大军赶到,直接放下武器就投降了。
经此一战后,
一千多年来,日本都没有再敢犯我中华边境,直到明朝的时候,向西方学习的日本感觉自己差不多了,才敢向中国海境派小股兵试探。
(高句丽真是个小强,汉、隋直到唐太宗李世民,唐高宗时期,都征伐过高句丽,没有灭掉它。直到武则天上位后,668年,派兵彻底灭了高句丽,从此世上再无高句丽。)

白江口之战,百济日本联军50000多人,
人数上占绝对优势的日本是如何被唐军碾压的呢?
唐军武器更为先进
唐朝是当时最强大的帝国,无论政治、科技、经济、文化、还是军事,都是最强大的。
唐朝的冶炼技术比日本要好太多,经过秦汉以来,唐朝的冶炼达到了顶峰,而且规模更大,唐朝兵器被称为冷兵器时代最强,唐军士兵一般都佩有三件及以上的兵器。
唐横刀闻名一时,唐朝士兵基本上都是横刀配弓箭,远交近攻,无往不利。
现在的日本武士刀,就是模仿当年唐横刀的模式。
唐军作战更加有纪律,有经验
相对于村斗出身的日本,此时的大唐北逐突厥,西击高昌,正是国势鼎盛,甲兵日精之际,
唐朝的军队拥有丰富的作战经验,并且作战更加勇猛,在中国历史上,以数千人破数十万余人的战例只有三次,还都是在唐朝:
虎牢关之战:李世民亲自带3500玄甲军,大败窦建德和王世充的10万余部队;
定襄战役:李靖带领3000人,突袭突厥可汗大营,如一架绞肉机一样,杀得尸横遍野,大破突厥30万部众。
平壤之战:高宗末年,终于对高句丽动手了,公元666年,薛仁贵带领3000精兵,闪电奔袭,奇袭平壤,直接端了高句丽的老巢。
关于盛唐的战役,很多很多……
唐军的作战经验根本就不是那些只有村斗经验的日军能比的。
唐朝军队战术高超,排兵布阵都十分讲究,先是引诱,后是借当时的风力,居高临下,发射无数的火箭,
而日本还是用那句千年不变的“皇国兴废,在此一战”的口号来激励士气,就一股脑地冲了上来,这和太平天国时期农民军面对外国火枪队也是傻冲锋一样,最后都是送菜,
结果战争一开始,就是一边倒的屠杀,
唐朝的造船技术比日本好太多
唐朝拥有全世界最先进的造船技术,其战舰堪称7世纪的航母,
唐朝的造船技术是当时世界最先进的,比西方整整早了1000多年,
唐朝的战船都是采用“水密隔舱式”,就是把船体用多个板层隔开,每个空间是一个独立的个体,等于,把船分成了不同的等分,那一部分有问题,都不影响船的运行,可以有足够的时间靠向岸边,甚至可以在海上展开修复工作。
在唐军的战舰面前,日本的战船只能算小舢板了,根本就不堪一击,很多船只都直接被唐军的战舰撞沉了。
直到1000多年后,中国的一艘沉船在日本海域附近被人打捞起,西方人才学去了中国的造船技术。

白江口海战后,日本整个国家笼罩在一片恐慌之中,为了防止大唐报复,把都城都迁走了。
在恐惧中度过了多年以后,并没有等来唐军,这时候日本慢慢地放松了警惕,开始派人出海打探消息。
日本岛这不毛之地,大唐根本就睢不上,那里会劳财伤人地去打他们。
日本人开始放低姿态,对大唐恭恭敬敬,每年纳贡,岁岁称臣,拼命地讨好,并不断地派人来学习大唐的文化和制造技术。
派遣几代唐使,花费数十年的时候,把大唐文化复刻了过去,慢慢地,日本形成了一整套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日本的强国之路才有了方向。
从历史上多次战役可以总结出,日本只服强者,你能打赢他,他就像小绵羊一样温顺。
“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老人家说的话言犹在耳。
以过白江口一战,日本1000年来不敢在派兵不进犯中国边境。
今天,我们也可以骄傲地对日本人说:我们祖上,也曾经富裕过!
推荐阅读:
关注我,带你了解更多的历史故事,人文趣事!
参考资料:《资治通鉴》、《唐史》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lnskfag.cn/208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