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族的瑶浴是真的吗(广西瑶族的瑶浴是真的吗)

出土的满族骨灰罐满族先民的葬俗中有天葬、水葬、火葬等,清朝入关后,受汉族影响,改用土葬。在土葬之前,死者家属要围绕棺材周围烧纸,之后才能把棺材抬出。如果是长辈死了,晚辈要放声大哭。出殡回来,就不准再哭了,否则会被认为是又死了人。在病人弥留之际,要把祖宗板和祖宗匣取下来,用红布包起来,等出灵之后再放回原处。如果没来得及包,人就咽气了,那得把祖宗板和祖

瑶族的瑶浴是真的吗(广西瑶族的瑶浴是真的吗)

出土的满族骨灰罐

满族先民的葬俗中有天葬、水葬、火葬等,清朝入关后,受汉族影响,改用土葬。

在土葬之前,死者家属要围绕棺材周围烧纸,之后才能把棺材抬出。如果是长辈死了,晚辈要放声大哭。出殡回来,就不准再哭了,否则会被认为是又死了人。

在病人弥留之际,要把祖宗板和祖宗匣取下来,用红布包起来,等出灵之后再放回原处。如果没来得及包,人就咽气了,那得把祖宗板和祖宗匣烧掉,把灰倒入河里,择良辰吉日,再另立新的祖宗板和祖宗匣。

满族人对横死的、上吊死的、淹死的、车祸死的、还有孕妇难产死的,一律要火化,不能土葬。

老人病危时,一律抬到南炕,不能死在西炕和北炕。满族以西为尊,西炕是供奉祖先的地方,祖宗板放置在西墙上。而北炕是晚辈睡觉的地方,死在北炕不吉利。

人死时,要顺炕沿放三块木头,俗称“停尸排子”把死人停在上边。如果没有木头,可以拆下门板当。头朝里,脚朝门。死者的嘴里要放一块铜钱或硬币,叫作“含殓”。

这些做好后,长子(没有长子长孙代替)拿一根扁担摆在窗台上,俗称“指明路”,就是给死者指明去路。长子站在板凳上,手持扁担,指向西南,口喊阿玛(爸爸)或额捏(妈妈)西南大路,光明大道。

人死后,要在屋里停放一夜,第二天入殓。抬遗体时,要走窗户,因为门是给活人走的。

人死后,要在死者脸上蒙上一层白布或黄布,意思是不能让死者见天。

满族一般停灵三天,第一天通知亲友,同时当晚不能睡觉,叫作“守灵。”守灵时死者头前要放一碗豆油灯,用棉花捻成长捻。一半在碗里,一半在碗边,把碗边部分点着。都油灯一夜不灭,俗称“照尸灯”。

守灵人守着尸体,一夜不能眠,同时不让猫狗等动物靠近尸体,相传会“诈尸”。

第二天中午开始祭奠,亲朋好友献上“帐子”和礼钱。“帐子”就是整幅白布,上面用白方块纸写的大字,某某人“千古留芳”、“万古留芳”等。丧家要把帐子悬挂在灵棚周围,供人们观看。

在棺材旁边站着一个司仪人,子女家人跪在棺材两边,叫作“陪孝”。悼唁的亲友要站在棺材前头,由司仪高喊:“某某老人家,您老听真,这位是您老的什么什么人,前来给您老吊孝来了。”随后向凭吊人喊:“一鞠躬、再鞠躬、三鞠躬、叩首!”凭吊者三鞠躬后在地上磕头。司仪喊:“平身!”凭吊者起来离开。接下来第二人,按先长辈,后晚辈的顺序。

第三天出灵,也就是出殡,出灵时辰,由阴阳先生定。

瑶族的瑶浴是真的吗(广西瑶族的瑶浴是真的吗)

满族棺材

满族的棺材跟汉族的不一样,汉族的是平顶的,满族的是起脊的,像个小房子,满族人叫“旗材”或“满材”。棺材不能是白茬的,要着色,一般都是土红色的。两边棺材帮画上山水云纹,棺材头要画上云纹或仙鹤等。有的画上花卉,俗称“花头棺材”。棺材尾要画上莲花,叫作“脚踏莲花上西天”。

瑶族的瑶浴是真的吗(广西瑶族的瑶浴是真的吗)

满族人形幡

满族人死后,要在院中挂起一个幡,由一尺多宽,一丈多长的红布,裁成红色躯体,再缝上黑头、黑手和黑脚,状似人形。白天挂在院中,晚上放到棺材旁边。出殡时由长子(没有长子由长孙)扛着,到坟地时,将黑头、黑手和黑脚裁下烧掉,红身子带回家去,夫妻一方死去,留着另一方用,夫妻全去世后,留着给小孩做肚兜,认为可以避邪。

瑶族的瑶浴是真的吗(广西瑶族的瑶浴是真的吗)

带孝的满族人

满族人跟汉族一样,长辈去世后也戴孝,也穿白孝衫。不同的是,汉族人披麻,满族人不披麻。男子腰扎孝带子,而死者直系亲属男的戴孝帽,远支亲属不戴孝帽。而孙辈在孝帽上钉块小红布,俗称“戴花孝”。

而女人要戴“包头”,就是把白布折叠成长条,在头上围一圈。死者的姑娘全围上,完了缝上。死者的儿媳、孙媳等围一圈打成结,余下布条垂两肩,一长一短。死者男性,为左长右短;女性则右长左短。服孝期间,如生儿育女,则认为是不吉利。

脚下,不论男女都穿黑孝鞋。出殡前,男人所戴的孝带子要下垂至膝盖。出殡后,将孝带子下垂部分挽在腰间。一百天内,男人不剃头刮脸,妇女不去包头。

满族还有报庙的习俗,就是家人和亲朋,在阴阳先生带领下,去土地庙(或城隍庙)报告死者去世的消息。去时要奏乐,并烧些“盘缠”。男性要烧纸扎的红马或白马,女性要烧黄牛和公鸡。纸牛、纸马、纸鸡要由死者的女婿抬到土地庙。在报庙之前要将死者的枕头在大门外烧掉。

报庙回来后,要“奠酒”,就是亲朋好友向死者敬酒,按照长幼尊卑进行。

第三天上午出殡,由死者的擅养者将棺材前的烧纸盆摔掉,之后将棺材抬入灵车。长子在灵车前抗着灵幡,在灵车后,其他子女、孙子、孙女打着“铭旌”,就是用布条像旗帜一样,结在一根棍子上,布条的周围镶着蓝旗。在农村一般要绕村走一圈,之后走入坟地。

棺材入土后,要摆上供品,如馒头、饭、菜等,在烧纸的时候,要将供品烧掉,俗称“烧饭”。

死者入土后三天,每天晚上要到坟地“送火”,就是烧些玉米秸、树枝等。在家门口要摆放镜子和脸盆,据说死者会回家洗脸。入土后第三天,要“圆坟”,就是家人绕坟头左三圈,右三圈。

之后每隔七天要到坟地祭奠一次,俗称“烧七”,一共到七七四十九天。到一百天要“烧百”,祭奠完毕后,家人们在坟前脱掉孝服,俗称“脱孝”。

老人死后一周年、二周年、三周年也要祭奠,俗称“烧周年。”死者去世三周年内过年不贴对联、年画,不穿红衣服。第三年后一切恢复正常。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55329918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lnskfag.cn/190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