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典忘祖的意思解释(数典忘祖的意思)

国学成语,浓缩历史精华;曲径通幽,遇见不一样的“中国”。首先感谢朋友们长期以来的关注和支持。本期《国学成语故事》主要选择几个在《左传》中出现的成语,进行简单回顾和解读,因为这些成语在《左传》大多一笔带过,构不成一个精彩故事,但如今依然常用,所以特地做成一期成语集锦。需要一提的是,《左传》中还有部分成语如“天经地义”“假途灭虢”等可以独立成篇,

国学成语,浓缩历史精华;曲径通幽,遇见不一样的“中国”。

首先感谢朋友们长期以来的关注和支持。本期《国学成语故事》主要选择几个在《左传》中出现的成语,进行简单回顾和解读,因为这些成语在《左传》大多一笔带过,构不成一个精彩故事,但如今依然常用,所以特地做成一期成语集锦。

需要一提的是,《左传》中还有部分成语如“天经地义”“假途灭虢”等可以独立成篇,而且故事也非常精彩,但由于时间紧张等因素,只好沧海遗珠,以待来哲了。

从今天起,笔者将以七个“番外篇”的形式,捡拾春秋中的部分精彩章节,请朋友们阅读。此后我们将告别春秋,进入列强纷争的战国时代,后续将更曲折而精彩,欢迎继续关注和支持。

1.多行不义必自毙:

毙:仆倒。谓不义的事干多了,必然会自取灭亡。

出处: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

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祭仲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对曰:“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左传?隐公元年传》

2.量力而行:

指根据自己的力量、情况而行事。

出处:郑伯使许大夫百里奉许叔以居许东偏……乃使公孙获处许西偏,曰:“凡而器用财贿,无置于许。我死,乃亟去之。吾先君新邑于此,王室而既卑矣,周之子孙日失其序。夫许,大岳之胤也,天而既厌周德矣,吾其能与许争乎?”

君子谓郑庄公于是乎有礼。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许无刑而伐之,服而舍之,度德而处之,量力而行之,相时而动,无累后人,可谓知礼矣。

——《左传?隐公十一年传》

3.数典忘祖:

比喻忘本或对祖国历史的无知。

出处:十二月,晋荀跞如周,葬穆后,籍谈为介。既葬,除丧,以文伯宴,樽以鲁壶。王曰:“伯氏,诸侯皆有以镇抚室,晋独无有,何也?”文伯揖籍谈,对曰:“诸侯之封也,皆受明器于王室,以镇抚其社稷,故能荐彝器于王。晋居深山,戎狄之与邻,而远于王室。王灵不及,拜戎不暇,其何以献器?”王曰:“叔氏,而忘诸乎?叔父唐叔,成王之母弟也,其反无分乎?密须之鼓,与其大路,文所以大蒐也。阙巩之甲,武所以克商也。唐叔受之以处参虚,匡有戎狄。其后襄之二路,金戚钺,秬鬯,彤弓,虎贲,文公受之,以有南阳之田,抚征东夏,非分而何?夫有勋而不废,有绩而载,奉之以土田,抚之以彝器,旌之以车服,明之以文章,子孙不忘,所谓福也。福祚之不登,叔父焉在?且昔而高祖孙伯黡,司晋之典籍,以为大政,故曰籍氏。及辛有之二子董之晋,于是乎有董史。女,司典之后也,何故忘之?”籍谈不能对。宾出,王曰:“籍父其无后乎!数典而忘其祖”。

——《左传?昭公十五年传》

4.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族,家族,宗族。不是同一家族的人,必定不同一条心。

出处:秋,公至自晋,欲求成于楚而叛晋,季文子曰:“不可。晋虽无道,未可叛也。国大臣睦,而迩于我,诸侯听焉,未可以贰。史佚之《志》有之,曰:‘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楚虽大,非吾族也,其肯字我乎?”公乃止。

——《左传?成公四年传》

5.政出多门:

指中央政权软弱,国家权力分散,不能集中。

出处:宣伯使告郤犨曰:“鲁之有季、孟,犹晋之有栾、范也,政令于是乎成。今其谋曰:‘晋政多门,不可从也。宁事齐、楚,有亡而已,蔑从晋矣。’若欲得志于鲁,请止行父而杀之,我毙蔑也而事晋,蔑有贰矣。鲁不贰,小国必睦。不然,归必叛矣。”

——《左传成公?十六年传》

6.勠力同心

勠力:合力,指齐心协力。

出处:夏四月戊午,晋侯使吕相绝秦,曰:“昔逮我献公,及穆公相好,戮力同心,申之以盟誓,重之以昏姻。天祸晋国,文公如齐,惠公如秦。无禄,献公即世,穆公不忘旧德,俾我惠公用能奉祀于晋。又不能成大勋,而为韩之师。亦悔于厥心,用集我文公,是穆之成也。文公躬擐甲胄,跋履山川,逾越险阻,征东之诸侯,虞、夏、商、周之胤,而朝诸秦,则亦既报旧德矣……”

——《左传?成公十三年传》

7.小心翼翼:

翼翼:恭敬慎重的样子。原指恭敬谨慎,后形容十分谨慎,一点也不敢疏忽。

出处:维此文王,小心翼翼。昭事上帝,聿怀多福。

——《诗经?大雅?大明》

齐有彗星,齐侯使禳之。晏子曰:“无益也,只取诬焉。天道不谄,不贰其命,若之何禳之?且天之有彗也,以除秽也。君无秽德,又何禳焉?若德之秽,禳之何损?《诗》曰:‘惟此文王,小心翼翼,昭事上帝,聿怀多福。厥德不回,以受方国。’君无违德,方国将至,何患于彗?《诗》曰:‘我无所监,夏后及商。用乱之故,民卒流亡。’若德回乱,民将流亡,祝史之为,无能补也。”公说,乃止。

——《左传?昭公二十六年传》

8.食言而肥:

食言:把话吃下去。肥:肥胖。比喻说话不算数。

出处:六月,公至自越。季康子孟武伯逆于五梧。郭重仆,见二子,曰:“恶言多矣,君请尽之。”公宴于五梧,武伯为祝,恶郭重,曰:“何肥也!”季孙曰:“请饮彘也。以鲁国之密迩仇雠,臣是以不获从君,克免于大行,又谓重也肥。”公曰:“是食言多矣,能无肥乎?”饮酒不乐,公与大夫始有恶。

——《左传?哀公二十五年传》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55329918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lnskfag.cn/183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