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波致爽殿讲解(烟波致爽殿图片)

1、俗话说,安居才能乐业。因为是俗话,肯定要俗。不是都说先立业后成家吗?其实,就连康熙皇帝也不能免俗,他把避暑山庄内三十六景第一景定位于他的寝宫——烟波致爽,而不是办公场所——澹泊敬诚殿。所以,即便是有一万个理由来阐明康熙修建避暑山庄的政治、军事意义,但所有意义的前提,来承德主要就是休息。休息好才能工作好。烟波致爽殿修建于1710年,第二年,康熙皇帝为烟波致

烟波致爽殿讲解(烟波致爽殿图片)

1、

俗话说,安居才能乐业。

因为是俗话,肯定要俗。不是都说先立业后成家吗?

其实,就连康熙皇帝也不能免俗,他把避暑山庄内三十六景第一景定位于他的寝宫——烟波致爽,而不是办公场所——澹泊敬诚殿。

所以,即便是有一万个理由来阐明康熙修建避暑山庄的政治、军事意义,但所有意义的前提,来承德主要就是休息。

休息好才能工作好。

烟波致爽殿修建于1710年,第二年,康熙皇帝为烟波致爽作定景诗:

烟波致爽

热河地既高敞,气亦晴朗,无蒙雾霾气,柳宗元所记旷如也。四围秀岭,十里澄湖,致有爽气,云山圣地之南,有屋七楹,遂以烟波致爽颜其额焉。

山庄频避暑,静默少喧哗。

北控远烟息,南临近壑嘉。

春归鱼出浪,秋敛雁横沙。

触目皆仙草,迎窗遍药花。

炎风昼致爽,绵雨夜方赊。

土厚登双谷,泉甘剖翠爪。

古人戍武备,今卒断鸣笳。

生理农桑事,聚民至万家。

康熙皇帝首先搬出来柳宗元的“旷如”说,柳宗元排唐宋八大家第二位,在基层工作时间长,最了解民间疾苦。

做地方官很辛苦,但最大的好处是自由,“闷即出游”,能够经常游山玩水,他对永州的风景有偏爱,他在 《永州龙兴寺东丘记》:“游之适,大率有二:旷如也,奥如也,如斯而已。”

“其地之凌阻峭,出幽郁,瘳廓悠长,则于旷宜”,旷如,视野开阔辽远。

看来,康熙皇帝非常欣赏柳宗元的这个观点,在短短的诗序里面,把柳宗元和“旷如”写了进来,这在皇帝的诗里也不多见。

他的这首诗阐述了在此修建避暑山庄的政治和军事意义,但更多的是讲了这里的环境的优美——春水波平浪静,秋来大雁南飞,窗外仙草遍地,室内清风送爽,一个字:就是爽!

这么好的环境,能不让人流连忘返吗?

所以,到了他孙子的时候,乾隆皇帝住进来就不走了!

烟波致爽殿讲解(烟波致爽殿图片)

2、

乾隆六年,作为皇帝的弘历第一次来到避暑山庄,直接住进了烟波致爽。过上了优哉游哉的盛世皇帝的奢华生活。

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农历七月初七,这一天是民间的乞巧节,也就是牛郎会织女的日子。

这一天的早膳是在如意洲上的一片云西暖阁用的,到了晚上,乾隆皇帝把晚膳放在了烟波致爽——睡觉的地方。

烟波致爽殿有屋七楹,有卧室,有两间佛堂。乾隆四十五年,他曾把六世班禅请进来,在此礼佛、谈话,成就了一段人间佳话。中间三间为平时嫔妃们拜见皇帝的地方,按照乾隆皇帝自己的话来说,“昔年皇祖所常居,予数十年燕适于此,山庄内无更似此宽敞之处”,卧室加餐厅还是富富有余。

皇帝吃饭不用人陪,是自己一人一桌,其他嫔妃们也是自己单独一桌。《清代离宫膳食》这样记录这顿大餐的场面:

七月初七日未正,烟波致爽进晚膳,用折叠膳桌摆,炒鸡大杂烩一品(腰兰碗,系双林做),酒炖肉丁馕鸡子一品(八仙碗,系陈保住做),羊肉羊渣古一品、羊肚丝一品(此三品五福珐琅碗),后送鲜蘑菇爆炒鸡一品。上传焖蜜豆一品,挂炉鸭子五香塞勒攒盘一品,象眼小馒首一品,白面丝糕糜子面糕一品,甑尔糕一品;螺蛳包子、豆尔馒首一品,巧果一品(珐琅盘),珐琅葵花盒小菜一品,珐琅碟小菜四品,随送粳米膳一品。

一个快七十岁的老人,晚餐吃这么多不少了吧?别急,还要上汤溜缝呢呢。

上传面片汤进一品,鸡丝燕窝汤一品(上的汤膳碗、鹊桥仙度珐琅碗,金碗盖。此一日使金银花绿带膳单)次送葱椒鸭子一品 (系早膳收的)一品一桌呈进。

上进毕,赏舒妃杂烩一品,颖妃羊肉羊渣古一品,容妃羊肚丝一品,惇妃面片汤一品,顺嫔焖蜜豆一品。

一顿晚餐,让乾隆皇帝吃得如此热闹,足以看出他心情之好、胃口之好。一边吃着,一边欣赏他题写并挂在墙上的对联:

鸟语花香转清淑

云容水态向暄妍

三秀草呈云彩煥

万年枝茂露香凝

雨润平皋桑麻千顷绿

晴开远峤草树一川明

风调雨顺,一派祥和。吃饱喝足,他给远在新疆的陕甘总督福隆安写了一个扇子,上面写到:

山庄风土好,时若雨暘和。以此起居适,竟加饮膳多。新疆劳跋涉,诸政藉规磨。

当时,玉门关外发生地震,乾隆皇帝派福隆安去勘察灾情,组织救灾。

自己吃饱喝足还能想着在外面奔波的驸马、想着受灾的百姓,也算是一个好皇帝了吧。

因为他深知即便是皇帝,对待下属也要“投之以桃,报之以李”。

这也是乾隆皇帝治国治家的一个策略,为了时刻提醒自己,教育家人,他给烟波致爽里睡觉的地方起了一个名字——抑斋。

烟波致爽殿讲解(烟波致爽殿图片)

3.

“抑斋”的“抑”字取自于《诗经·大雅》里的《抑》,人们常说的“投之以桃,报之以李”,就是出自这首诗。

清代皇帝都是熟读四书五经而且都有自己独到见解的人,所以,对于《诗经》这样入门的典籍自然耳熟能详。

《抑》是卫武公刺王室而又自警的诗,在一定程度上是王室成员的行为规范,从言行举止上,做了细致而又可行的规范,如:

“严正不阿的威仪,是道德凛然的表现(抑抑威仪,维德之隅)”

“为政之道在于得人,教化将行于四国(无竞维人,四方其训之)”

“信任小人搞乱了国政,颠倒德行荒废了政事(兴迷乱于政,颠覆厥德)”

“要早起晚睡,经常打扫庭院,作为人民的模范(夙兴夜寐,洒扫庭内,维民之章)”

“必须进德修业,使之尽善尽美(辟尔为德,俾臧俾嘉)”

“投之以桃,报之以李”。

那无知而又自作聪明的人,实则欺瞒了自己(彼童而角,实虹小子)

… …

我们都是缺乏国学基础的人,看到《诗经》里的这首《抑》,就想,什么朱子治家格言、颜氏家训呀,根源都在这里呢。

与“抑斋”相对的,是东侧房门上康熙皇帝写给四儿子胤禛的“戒急用忍”四个字,想来“抑斋”的“抑”具有普遍性,而“戒急用忍”有特殊性。

雍正终于没有成功地“戒急”,何以急匆匆地就走了呢?

人生该慢一点就要慢一点,忍一下!

戒急用忍,人生难得“抑”自己。

该忍者一定要忍,什么“该出手时就出手呀,风风火火闯九州呀”,盲流!

乾隆皇帝把这个字放在了自己的卧室,相当于皇室家训,也值得我们借鉴。

烟波致爽殿讲解(烟波致爽殿图片)

4、

其实,人生都是“抑”别人容易,“抑”自己难。

到了乾隆皇帝“严格要求”自己的时候了,他也没做好。

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乾隆皇帝八十二岁了,再有三年,他就面临退休。因为在他登基的时候对上天有过承诺:在位六十年退休。

按照规矩,皇帝退休后,就要从烟波致爽搬走,让新皇帝搬进来,意思是权力也要交给新帝,自己退居二线,这个行为叫“归政”。

可是,乾隆耍赖了。

他说:天下臣民见朕躬康健如昔,咸有不欲予归政之意。意思是说,我今年八十二岁了,再有三年就要退休,可是呢,广大的人民群众看我身体如此康健,都不愿意我退休。

可是“然予早已对天陈告,岂敢自违夙志… …于丙辰元旦御殿亲禅,改用嗣皇帝纪元,予得高居颐养,岂非天下第一全人,为自古稀有之事乎。”

意思是说,尽管人民群众挽留,但我该退还是要退的。但退休也没必要就从烟波致爽搬出去。

退位三年前,乾隆皇帝就在避暑山庄松鹤斋后面的空地上,修建了和烟波致爽一样规模的建筑,赐名“纪德堂”,给太子也就是三年后的新皇帝住,这是乾隆皇帝在承德修建的最后一座建筑。

他还亲自写了这篇《题纪德堂》,写明自己不用(愿)搬出去的理由:

“此间烟波致爽,昔年皇祖所常居。予数十年燕适于此,山庄内无更似此宽敞之处。归政已近,自当豫为构造嗣皇帝之居。前年已命所司于松鹤斋后隙地,一如烟波致爽之制。今岁来此,工已落成,因名其堂曰‘继徳’。盖以京师大内而论,正殿宫闱自应为嗣皇帝临御之所,而予则早葺宁寿宫,以为娱老之地矣。若山庄只为避暑而来,并非正朝,又当别论。”

亲儿子亲老子,又不是外人,什么归政不归政的,还是我来吧!

嘉庆元年正月十九日,乾隆在圆明园召见属国使臣时,他直接赤裸裸地告诉这些属臣:“朕虽然归政于皇帝,但大事还是我办。”

据《朝鲜实录》记载,说嘉庆坐在乾隆旁侧,只是拿眼盯着乾隆,乾隆笑他笑,事事更是唯唯诺诺。

所以,新皇帝住在哪里,还是老皇帝说了算。

太上皇三年,新皇帝肯定也憋了一肚子火,老皇帝刚死,气还没咽利索,嘉庆就把和珅给咔嚓了。

吁——

烟波致爽殿讲解(烟波致爽殿图片)

5.

但毕竟,时间会改变一切。

时间如流水,漂走了所有的月光和日子。

终于,乾隆皇帝死了,永远地离开了烟波致爽,嘉庆皇帝终于搬了进来,他终于睡上了这张梦寐已久的床,而且一睡,就在那张床上永远的没起来。

嘉庆皇帝给这里留下的也是一首诗:

山庄鼎建百余年,寝殿龙书四字悬。

玉宇晴开千嶂雾,金风爽豁万林烟。

肯堂志切思垂后,缵武心殷念继先。

福地敬承扶藩部,远来近悦渥恩宣。

电闪雷鸣,老实厚道的嘉庆皇帝之死还成为避暑山庄里的一段悬案。

现在的游客到了烟波致爽殿,几乎所有的导游都会告诉你有两个皇帝死在了这张床上,还会给你讲述在这里签署的丧权辱国的《北京条约》。

但很少有人会向你讲“抑斋”里的人生道理,讲纪德堂这段老干部恋栈的故事。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55329918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lnskfag.cn/164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