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缄其口的含义(三缄其口的含义是什么)

三缄其口这个成语故事出自于汉·刘向《说苑·敬慎》:“孔子之周,观于太庙,右阶之前,有金人焉。三缄其口,而铭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戒之哉,戒之哉!勿多言,多言多败。’”三缄其口,形容一个人说话非常谨慎。现在也用来比喻一个人不肯或不敢开口。比喻在一个人的嘴上贴了

三缄其口这个成语故事出自于汉·刘向《说苑·敬慎》:“孔子之周,观于太庙,右阶之前,有金人焉。三缄其口,而铭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戒之哉,戒之哉!勿多言,多言多败。’”

三缄其口,形容一个人说话非常谨慎。现在也用来比喻一个人不肯或不敢开口。比喻在一个人的嘴上贴了三张封条。缄:封。

在古代的春秋时期,孔子和他的学生们,到周朝的首都去参观周王的祖庙,祖庙在当时是一个非常神圣的地方,一般参观者必须轻声走路,保持沉默。

孔子看到祖庙庙堂大殿右边的台阶前面有一个很大的铜人,铜人的嘴上贴了三张封条,铜人的背上还刻着一行字:“这是古代的时候说话最小心谨慎的人。大家一定要戒言!戒言!少说话,言多必失!”

每天学习一个成语故事, 读史明智,长知识。

熬夜费灯,码字不易,请读者加个关注吧!

请读者提出宝贵意见哦! 发现错别字请在评论区留言或私信给我!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55329918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lnskfag.cn/155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