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渡众生是什么意思是哪个渡(普渡众生的渡是什么意思)

佛言:普度众生。普度众生的方法到底如何?一般认为,佛学教人以涅槃之道,即达到万念俱灭,通汇圆融,不静不动,无有无无。这是一种无可言传的状态,不能称之为境界,亦不能称之为状态,甚至亦不能称之为“涅槃”。我们所以称之为涅槃,是因为不得不借助于某种语言来说明它。这样一种无我无尘无碍的状况,可以不以目视而有所见,不以耳闻而有所听,不以心思

佛言:普度众生。

普度众生的方法到底如何?一般认为,佛学教人以涅槃之道,即达到万念俱灭,通汇圆融,不静不动,无有无无。这是一种无可言传的状态,不能称之为境界,亦不能称之为状态,甚至亦不能称之为“涅槃”。我们所以称之为涅槃,是因为不得不借助于某种语言来说明它。这样一种无我无尘无碍的状况,可以不以目视而有所见,不以耳闻而有所听,不以心思而有所得,一切皆在自然流转中,一丝刻意都不存在,一丝挂碍都不曾有,无我有我混同,无觉有觉随意,然又绝非混沌,而是一派光风霁月、清晰明了的景象,是谓真如所见。为求得正果,佛针对不同资质的人,教以勤修、顿悟两个法门。修者,可自磨炼中逐步破除迷惘,自破除迷惘中升华境界,又自破除境界中实现圆融,终自忘却圆融中达到涅槃。顿悟者,可自恍然间突证真如。然而,无论勤修、顿悟,皆有只能偶有证悟而不能守持的情况,故佛要求定慧双修,以慧得证,以定守成,方为正果。

然而,就我们所处世界而言,一切都是现实的。人民要吃饭,社会要稳定,国家要运转,人类要繁衍生息,社会生产、社会劳作一日不可或无。没有现实世界的劳作,就要饿肚皮。如果所有人都饿肚皮,那谁来供养佛门子弟?于是,问题就来了,佛要普度众生,要让世间所有人,灭绝妄念,看破红尘,走向彼岸,现实世界怎么办?即便得证正果后即可无须饮食,那也除非你能在一刹那间点悟众生,可刹那间众生皆悟那是绝无可能的。

再者,倘若众生皆得度,世间再无凡夫俗子,那么,便绝了佛门的种子。因为男女都出家了,都禁欲了,都不再生育了,世上不再有新生命了,哪里还会有小沙弥的产生?

如此,我们问:“出家”是否是佛普度众生的基本方法呢?显然,佛心慈悲,不会眼见世人都不事劳作而心生喜欢,不会眼见世间再无佛门种子而心满意足,唯有生命生生不息,才能使佛门得以光大,因此,虽曰普度众生,但“人人出家”定非世尊所愿!

既不同意人人出家,又要普度众生,怎么办呢?我说:普度还在人间。

我们常说“眼见为实”,佛语云:“眼见皆非实”。其实,色相既然存在,能为眼所见,就说明此相是有的。但“万有”无始无终,故无有根源;无穷无尽,故无有着落。人并不知自己为何会处于这一刻,“我”为何会是“我”,“我”为何会成为存在的一部分,所以仔细想来,一切实相皆为虚幻,只是这种虚幻,只能感知,却不能想得透彻,故眼见未必为实。因此,“眼见”、“所处”、“所历”皆具有“实”与“非实”的二重性,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如果物质世界之外另有“他界”——性质、规律完全不同的“他界”,那么我想,“物质世界”与“他界”并无从属关系,并无高下之别,恐怕是共同组成一种更大的无限包容的存在,而这种存在应当说是“无上”的存在、“无外”的存在,“全知”的存在。

之所以这么讲,是我认为,在佛眼里,物质世界同样是伟大的世界,同样是应有的世界,同样是实在的世界,纵使虚幻,亦是永存、伟大、极具尊荣的虚幻。因此,佛所言普度众生,并非是引导大家尽入空门,而是要使大家通过感悟,看清世界,看淡名利,寻找到明确的方向、意义、生活方法,获得永驻心中的快乐;并通过大众的感悟,使夫妻恩爱、邻里和睦、社会祥和,少一些痛苦、诉讼与争吵;并通过恩爱、和睦、祥和等促成人间成为快乐的天堂。倘若达成了这样的目的,便是完成了普度众生的使命。

物质世界,终究是物质世界,“物质性”、“实体性”决定它必然按照自身的规律发展,这是合乎自然的。合乎自然,佛亦不会逆之。因此,普度众生,不是指一一引导个人,而是指普遍教化世界。如果你是佛门弟子,那么,只求自身得证,所得究竟有限,亦非佛祖本意,只有开启世人智慧,坦荡世人襟怀,化解人间恩怨,滋润世人心田,创造世间安乐祥和之社会,才是真正证得正果,才是佛之大者!

普渡众生是什么意思是哪个渡(普渡众生的渡是什么意思)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55329918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lnskfag.cn/119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