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间王刘德文言文的翻译河间王德,修学好古(河间王刘德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刘德(公元前130),字路叔,汉景帝之子,武帝刘彻的异母兄,在汉景帝前元二年(公元前155年)四月,以皇子的身份受封为河间王(今河北省献县)。他“修学好古,实事求是”,设立《毛诗》、《左传》博士,对汉代古文经学的繁荣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中国文献和儒学的发展做

刘德(公元前130),字路叔,汉景帝之子,武帝刘彻的异母兄,在汉景帝前元二年(公元前155年)四月,以皇子的身份受封为河间王(今河北省献县)。他“修学好古,实事求是”,设立《毛诗》、《左传》博士,对汉代古文经学的繁荣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中国文献和儒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景帝时,儒学还不是正统思想,而且,经过秦末的战争和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典籍留存很少,读过书的人更是难找,而且禁止百姓家里私藏诗书,给文化事业造成了重创。这对恢复儒学无疑是巨大的困难。

刘德爱好读书,喜好儒学,平生最爱收藏图书。他将毕生精力投入到了对古籍的收集与整理之中。从鲁、燕到赵、魏,他的足迹遍布山河,他不畏劳苦,凡是听到民间有善书者,必会亲自登门,重金购买,还会命人重抄一份留给百姓。如果碰到不愿意卖的人家,刘德好言恳求,从不强买强卖。由此刘德贤名远扬,众多知识分子和百姓,都不远千里,携先祖旧书,前来奉献,刘德均给予重用和奖费。所得之书,有《诗》、《左传》、《周官》、《礼记》等多达几十种。数量之多,充满楼阁,据载 "其量可与汉朝" 等。刘德曾下令修筑日华宫,“置客馆二十余区,以待学士”。而刘德自己的奉养没有超过宾客。

为了整理收集到的古籍,刘德广招天下知名学士,对所得之书进行研究和整理,还组织群儒探讨,一起勘误订正、精心校理成册。他刻苦钻研的精神深得人们的好评,很多学者都愿和他一起研究学问,连皇帝和官府中的学者,对他的学识,对他的治学态度都很佩服。刘德的这些举止,给他积攒了许多人气,史书记载"天下雄俊众儒皆归之"。

经过艰苦的校勘工作,刘德整理出大批的正本古籍。据说,刘德多次用车装着《诗》《书》等古籍应诏入朝,汉武帝刘彻看到刘德带来这么多书,十分高兴,每次都要举行隆重的接书仪式。

刘德这几十年所得之书,多达几十种,布满楼阁,十分壮观。现在对后世影响很大的《毛诗》和《左传》,就有刘德的功劳,他收集整理古籍,对古代文化宝贵遗产的保存和延续做出了巨大贡献。

刘德为王二十六年,却从未卷入过政治漩涡,但晚年受到汉武帝猜疑,抑郁成疾,最后病逝。元光五年(前130年)病逝,谥号为献。

刘德虽为皇子,但他的一生从没参与朝堂争斗,而是一心收集古籍,值得后人敬佩。

史学家、历代诗人、学者赞颂献王的诗篇更是不胜枚举。

唐朝诗人张继在《河间献王墓》赞曰:“汉家宗室独称贤,遗事闲中见旧编。偶过河间寻往迹,却怜荒冢带寒烟。频求千古书连帙,独对三雍策几篇。雅乐未兴人已逝,雄歌依旧大风传。”

明代进士王调鼎曾任献县知县,他在《献陵春晓》中曰:“帝子遗弓不记年,献陵春树晚垂烟。汉官一代威仪古,吾道千秋日月悬。山绕龙盘瞻御气,云停松盖护高阡。淮南虚号闻鸡犬,何似毛生三百篇。”

清朝乾隆皇帝出巡江南,闻献王事迹,曾作数首诗予以赞颂,其中《日华坊》写道:“请书献乐甚彬彬,华表千秋景行新;令史诸侯传曾读,最心许者是斯人。”

……

不管是学者还是诗人,所有吟咏献王的篇章,无一不表达着历史的伤怀和对他功业的盛赞。

东汉史学家班固在《汉书》中特意对刘德作了高度的评价,赞扬刘德钻研古代学问,对古代文化研究十分认真, “修学好古,实事求是,夫唯大雅,卓尔不群”。“实事求是”一词也由此而来,献县也有了“实事求是发源地”的美称。

刘德死后葬于封疆之内,其陵寝即位于献县河城街镇西八屯村旁的献王陵

两千年来,献王陵上的草被烧过,碑被断过,祠被毁过,惟剩青草萋萋,树木苍翠。

为了缅怀献王刘德的丰功伟绩,2013年,献县在献王陵南侧修建了献王陵纪念园。青木相依,岁有祭祀,童声琅琅,汉服翩翩,一脉书香流荡在九河大地的乡村阔野。

献王走了,他留下的诗书依然在孩子们口中诵读,他留下的“实事求是”依然是人们奉行的思想宝典。

献王留在大地上的,不仅是陵墓,不仅是诗书,更有一种栉风沐雨、拼死前行的精神。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55329918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lnskfag.cn/119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