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崛起之我是崇祯(大明之我是崇祯)

京师的四月依然很冷,今年的信王府却分外热闹。这是信王开府一来的第一个春节,王承恩带着阖府上下年前年后忙的没有停过,小王爷还小,去年才刚刚大婚,王妃祖籍是姑苏的,对京师过年的规矩知道的不多,一切事情都要压在他这个管家太监身上了,幸好,今年的小王爷从容了很多,上上下下、迎来送往都很和气,见

京师的四月依然很冷,今年的信王府却分外热闹。这是信王开府一来的第一个春节,王承恩带着阖府上下年前年后忙的没有停过,小王爷还小,去年才刚刚大婚,王妃祖籍是姑苏的,对京师过年的规矩知道的不多,一切事情都要压在他这个管家太监身上了,幸好,今年的小王爷从容了很多,上上下下、迎来送往都很和气,见到谁都是一团春风,府里的下人已经罕见的三个月没挨打了,小宫女们窃窃私语的时候都说王爷今年像变了一个人一样。

王承恩知道他的这个小王爷心思深沉,在大内这么多年,没有娘疼,先帝也不管,只有和哥哥的感情最好,可是当他的哥哥成为皇帝的时候,兄弟感情也就结束了。所以这些年他的小王爷其实一直很孤独、很可怜,自从去年大婚,自己开府才慢慢变得开朗起来。春节更是饶有兴致的让自己从前门大街找了几个玩皮影戏的杂耍艺人、说书人等等,在府里献艺,如今都到四月份了,也还没有打发出去,每天都在后花园厮混在一起。

坐在后花园亭子里喝酒的崇祯,看着园子里的柳树已经渐渐有了青色,有些树上已经冒出了一点点的绿芽,他知道再过一个多月,树就会绿,花就会开,年年如此,即使最后是凋零,鲜花依然年年绽放。即使最后注定是死亡、是毁灭,他希望自己的这一生能像夏花一样绽放,能像枯树一样挺拔,毕竟不是每一棵枯木都能再逢春。而他,朱由检,既然莫名其妙的死而复生了,就不想再那么屈辱的过一生。

有时候他会想,那是个梦吗?不是,那个世界的一切都历历在目,以至于当他回来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狠狠的踹了王承恩一脚,让他以后离自己的脚远远的,哪怕死都要离的远远的,搞的王承恩莫名其妙的赶紧跪了下来让他不要说不吉利的话,他才笑嘻嘻的把这个陪自己走完那个世界最后一程的人拉了起来。毕竟,不论在那个世界,即使贵为皇帝,生死之交,也是不多见的,众叛亲离他倒是有切身的体会。

崇祯有时候也会想,自己回来了,那这个世界的朱由检呢,去了哪里?后来他渐渐想明白了,之前的他们合并了,之后就只有他了。那个世界的朱由检,就像《水浒传》里的西门庆,死了;这个世界的自己,就像《金瓶梅》里面的西门庆,会活的很好。当然,他更喜欢把自己当武松。想到这里,他不由得想起那天晚上第一次和王妃一起看《金瓶梅》,被王妃苦苦相劝不要学商纣王隋炀帝的事。他知道她是个是个好女人,以后也会是个好皇后,所以就笑了笑,把书扔了。然后默默告诉自己,改天找几个宫女试试……

当然他想的不仅仅是和宫女的那点事,他还有更多的事,而且他的时间非常紧张,紧张到完全不不够用,但是他却无能为力,虽然四个月后他就要成为大明的崇祯皇帝了,但是现在,他什么都做不了,只能做一个安静的无人瞩目的信王。前门天桥那些艺人的把戏都已经看了几十遍了,再看下去他自己都快要会演了,但是他知道,王妃肯定又会拿唐明皇的例子来劝谏,于是也只能忍住了。

前几天进宫,皇帝哥哥高兴的赏了他一套小木偶,活灵活现的。哥哥兴高采烈的给他讲了讲怎么操控木偶做各种动作,他无奈的笑了笑,没有说什么。见一面,少一面了,喜欢就让他好好玩吧,人嘛,有个爱好是好事。后来魏公公进来和皇帝哥哥耳语了几句之后,他知道自己该回家听戏唱曲了。

八月的京师很热,揣着王妃做的老婆饼,崇祯进宫见了哥哥最后一面,面对即将逝去的哥哥,听着他的谆谆教导……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所以当哥哥指着魏公公说:“此人忠贞可计大事”的时候,他也没有反驳,甚至心理都没有反驳,因为他知道魏公公对哥哥的确是忠贞的,60岁的年纪,为了救落水的哥哥,衣服都没脱直接就跳水里了,搞的后面施救的人最后还要多救一个不会游泳的魏公公。只是可计大事嘛,他知道,魏公公和东林党人就像两杯毒酒,喝那一杯都是个死,还都是不得好死,实在是没必要计大事,不过忠贞的魏公公也还有价值,接下来他计划找魏公公借一样东西,所以他对魏公公非常客气,甚至都有点尊敬了。

登基大典,礼部的老人都知道怎么办,毕竟七年前刚办过两次,所以当新任皇帝祭祀太庙的时候大家虽然都很累了,但也都按部就班的进行着。只是当崇祯刚刚跪在祖宗牌位面前的时候,出现了一件让所有人都魂飞魄散的事情——太祖朱元璋的牌位突然自己动了。开始的时候人们只是听到木头和桌子轻轻摩擦的声音,直到动静越来越大,胆子大的便抬起头来瞄了一下,差点就吓晕过去。太祖的牌位自己伸出了两条腿,左右抖动了两下便开始起身左右踱步,正当胆大的人以为自己看花眼的时候,接下来发生的事情直接就吓晕了一片的人:太祖的牌位说话了。

“咱本是淮右布衣,百战而有天下,绵延至今,已200余年,国家大事在祀与戎,今国家多难,内忧为患,宗室百万,不知祭祀,满朝公卿,文恬武嬉,只以贪财枉法为能,大明岂能容尔等肆意妄为,咱今定由检为天子,廓清宇内,抚慰万民,有不从者杀无赦”!

太祖朱元璋的牌位说完这些话之后,整个太庙鸦雀无声,只觉得一阵寒风吹过,毛骨悚然,这时就听到崇祯皇帝放声大哭,晕了过去……在一片手忙脚乱中,崇祯悠悠的醒转过来,对着众人说道:“由检不孝,以致太祖震怒,礼部议一下,定一个祭祀太祖的章程,三月后由司礼监魏公公去南京、凤阳祭祀列祖列宗”。勉强说完这些话,崇祯又晕了过去,魏公公急忙喊来太监和御医把皇帝抬入大内了,挤不进来的王承恩只能留在太庙收拾残局了。

进了宫城,躺在榻上的崇祯在御医的照料又醒了过来,拉着魏公公的手恳切的说道:“魏公公辅助大行皇帝,劳苦功高,三个月后南京、凤阳的祭祀大典就托付给你了”。魏忠贤慌忙跪在地上涕泪齐下的说:“老奴粉身碎骨,也不能报先帝和陛下的厚恩啊”崇祯又安抚了几句,就让魏公公去办事了,临走的时候突然又说想吃一个福建产的一种奇怪的番薯,让魏公公明天把徐光启召来,派人尽快去福建找。魏忠贤赶紧又跪下说:“陛下但居大内保重龙体,一切外事有老奴在”。

第二天,魏公公忙着和礼部的人商议三个月后的祭祀大典,为皇帝找番薯的徐光启便由王承恩带着进宫了。礼部的官员提出由各藩王郡王辅国将军镇国将军……还有各公主驸马,世袭勋贵献金银助祭,魏公公觉得挺好,就同意了,然后开始整理名单,确定金额。看着一串串的名单,魏公公和他的“儿孙”们就像是看到了黄橙橙白花花的金银,口水都快流到靴子上了。

在礼部和宗人府通宵忙了七天后,终于把名单整理出来了,魏公公的儿孙定了个标准:藩王各献黄金1万两,白银10万两;郡王黄金1000两,白银3万两……公主驸马,世袭勋贵各黄金500两,白银2万两……,数量太小的,魏公公不识字,也不想听,太啰嗦了,心里大概估计了一下,这一次起码得收个3、500万两吧。如今的魏公公事多,钱也多,具体的数目到时候自然有孝子贤孙报上来,也就懒得操心了,拿着礼部拟好的折子就进宫找皇上去了。好巧不巧的是,皇帝这几天一直忽醒忽睡的,每个定数,太医也是束手无策,前几天吃了徐光启进献的番薯,好了一些,如今又晕过去了。魏公公从五更等到太阳落山,实在等不了,回去就自己拿着玉玺盖了圣旨,派人星夜加急送往各地了。

第二天醒过来的崇祯听说事情以后,也没说什么,只是把魏公公召到病榻前说:“诸王分居各地,数十年未曾见过,要不就乘太祖显灵的机会,都召来京师,先由朕率领在京师祭拜太祖成祖等列祖列宗,然后再选出几位德高望重的王爷驸马和公公一起往南京、凤阳祭祀,祭祀完毕之后,还要有劳魏公公巡视江南盐税、漕运”。魏忠贤听到巡视盐税和漕运,就感觉自己又被金子砸中了脑袋,一时都没有来及回话。崇祯又问了一次,魏公公才跪地高呼:“皇上圣明,老奴这就去办”。

藩王无旨不得入京是太祖皇帝定下的规矩,而让这么多藩王郡王一起入京,更是大明朝前所未有之事,各部官员尽管都有异议,但是魏公公拿出太庙太祖显灵的事一说,就再也没人敢置喙了,事情顺利的就办了,礼部户部太常寺宗人府都忙着给各位王爷们准备住处去了。

夜深人静的紫禁城,崇祯皇帝看着魏忠贤的奏折,上面各种各样的王足足写了几十本,数了半个时辰也没弄清楚,便披上衣服,在院子里走走,看着深邃的夜空,崇祯心想:深夜也在凝视着我吧。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55329918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lnskfag.cn/1097.html